2007年11月14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绿地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听,他们平凡而坚韧的梦
《走过地狱的孩子》仍然期待公益性合作者
本报记者 陈卓

  一部反映义乌细菌战的电影《走过地狱的孩子》,一群始终积极寻找拍摄资金的同时苦苦坚持公益性原则的人,一波三折的拍摄命运……遵循公益至上严格挑选合作者一直是其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报7月18日详细报道)。
  前不久,该片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独家投资者,著名导演李晓军也加盟摄制组,目前,该剧的小演员海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然而此时,《走过地狱的孩子》又一次意外地遭遇了资金问题。在这困难当头,主创人员仍然坚持公益性第一,坚持把商业成分降低到最低限度。他们急切地希望能得到更多公益性的支持。

  一切顺利又节外生枝
  之前,关于《走过地狱的孩子》迎来了很多让人欣喜的消息。
  著名导演李晓军的加盟,海选小演员的热闹……其中同样让人备感振奋的是,义乌有一家大企业抛出橄榄枝,支持电影的拍摄。
  “这家企业的老总告诉我们,他对影视行业并不很熟悉,因此只管投资,不参与影片具体拍摄方面的事情,给予我们非常大的主动权。”制片人之一叶伯桓说。在经历了数次寻觅、又不断以失望告终的商讨之后,遇到这位非常理解影视事业的老总,摄制组人员备感庆幸。而且,这家集团决定独家投资400万元的预拍经费。
  义乌市文联主席楼小明也对《走过地狱的孩子》的投拍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各方面准备工作的顺利开展下,从10月18日开始,电影《走过地狱的孩子》的演员海选活动开始了。“我们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的孩子来报名。”张敏说,目前已经选出了45名入围者。
  但谁也没想到,11月7日那天晚上9点左右的一个电话,打乱了一切计划。张敏说,因为投资公司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那笔早已准备好的资金出现了困难。投资方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了摄制组。投资方说,他们支持这部公益影片的热情依然不改,也准备尽快处理好资金问题,但不知需要多久的等待才能实现,这个消息让摄制组陷入了彷徨之中。
  张敏说,可能要让那些认真参加、辛苦表演的孩子暂时失望了;而且,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将再次遇到资金方面的困难,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安心开拍。
  “但我们仍然非常希望今年能把这本影片拍摄出来。我们仍然非常需要有公益性的资金来支持。”经历过这次意外,张敏仍然坚定地说。

  本地情结和孩子视角碰撞出结晶
  “其实我是怀着家乡情结来做这件事的。”张敏说他是金华本地人,学美术出身的他以前每年都会用好几个月的时间外出寻找写生题材。
  5年前的一天,当他来到金华周边山区时,意外地发现当地村子里有好几位“烂腿老人”。“说实话,当时只是惊讶,也没有多在意。”
  直到不久后,他在报纸上看到相关报道,了解到了这段历史留给家乡的残酷记忆后,他突然有了一种冲动。
  “我想做点什么,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并从中受到教育。”张敏说,义乌经济发达,不少老板的孩子生来就拥有舒适的生活,但他们并不知道父辈创业的艰辛,不知道能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他希望能讲个故事,让他们懂得这些。
  《天堂的孩子》,是张敏凭着感觉为自己的故事定下的题目,虽然此时,他还没有想好故事的内容到底讲什么。
  张敏尝试了很多种构思,但总觉得写出来的东西不够深刻,不够打动人。于是,他开始看大量的电影,在不断被感染之下终于决定:要从一个从孩子的视角讲述这个故事。
  之后,35岁的张敏和年已古稀的作家李怀相遇在北京。从张敏那边,李怀听到了细菌战更深刻的背景。被细菌战的历史震撼的李怀决定,就从孩子的视角写出那一段历史。于是,两人不断沟通,不断自费采访,互相传递资料。一稿一稿地写,一遍一遍地改,巨大的心血下,《走过地狱的孩子》剧本终于成熟了。
  可是,他们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距离彼岸,他们仍然有很远的路途要跋涉。

  执着坚持换来新的希望 
  “我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完成这部电影的奔波,这是我这些年来的一个心结。”
  张敏说,这两年,他在不少影视剧组里打工,一方面是为自己的生计也为这部影片奔波筹资,另一方面,从中为这部影片的出路寻找机会。
  机会的确来了。
  一次,在为曾指导过《大决战》、《逐日英雄》等影片的著名导演李晓军新拍摄的一部电视剧作美术工作的过程中,张敏和李晓军说起自己手上有一个剧本,想让李晓军帮忙看一下。结果,李晓军看中了这个剧本。
  “其实之前我也找过不少人看这个本子,但总没能成功沟通,甚至有些人带着非常功利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而李晓军首先关注的是剧本里的内容,张敏知道剧本终于产生了共鸣。“李导说,这是个好本子,而且我们能坚持原则做这件事已属非常不易,他很理解我们。”
  张敏说,就在今年9月18日,也是一个让我们深刻铭记的日子,他到北京与李晓军签订了由其出任《走过地狱的孩子》导演的相关协议。李晓军认为,《走过地狱的孩子》是一部公益性电影,具有教育意义,希望这部影片从拍摄到播映都走平民化的线路。
  这重要的一步让张敏很受鼓舞。
  目前,虽然资金的问题还在努力之中,但摄制组人员都没有放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