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温情包围着“刺儿头”本报记者 蔡亮 通讯员 钱俊光/文 周越峰/摄
“儿啊!爸在这儿呐!”一声苍老的呐喊从南湖监狱教学楼多功能厅里传出,一队刚被民警带进多功能厅的服刑人员都抬起了头,队伍中一名年轻犯人快步走到老者面前,激动地抓起老人的手,“爸,你咋来了?”顿时,父子俩泪流满面地相拥在一起。 这一感人的场景,发生在日前南湖监狱组织的一次亲情帮教劝勉活动现场。为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南湖监狱曾组织多次亲情帮教活动。然而,不同于以往的是,参加这次活动的服刑人员,都是在服刑改造过程中出现过曲折的。用监狱民警们的话说,这是一群平日里的“刺儿头”。 多功能厅里,父母爱抚着儿子,妻子拥抱着丈夫,兄弟姐妹拉着哥哥弟弟的手……能和家人在一起促膝谈心,对这些平时改造表现较为落后的服刑人员来说,原本几乎是奢望,可今天却成了现实。 一监区四分监区富阳籍罪犯李军(化名)今年25岁,因诈骗而被判十年半刑期。一想到漫长的刑期,他就烦躁不安,干什么都打不起劲来。母亲谢阿英真诚地告诫儿子:“你在外面什么活也不做,到了这里,环境这么好,教你学习,教你每天折叠被子,你也该收收心了。政府安排我们来见你,是对你的关爱,你要充分理解这其中的意图,再不要让我们为你担心了。”李军连连点头。他说,我不会表达内心的情感,我只知道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以后要好好改造。 五监区五分监区东北籍罪犯马春(化名)来浙江嘉善开饭店已有数年,年收入颇丰,但因非法拘禁、聚众斗殴等被判刑入狱。今天,他弟弟不远千里来看望他,带来了父母的问候和期盼。弟兄见面相拥而泣。弟弟劝哥哥:“三年多一点时间,你无论如何要遵纪守法,父母等着你早日回家呐!” 为做好这次帮教活动,监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一名责任民警都把自己分管的服刑人员的身上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梳理,并向其家人作了介绍。监狱还组织服刑人员亲属参观了监舍、医院、伙房等,使他们对监狱的文明执法和优美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 南湖监狱教育科科长李湘金说,尽管这次参加亲情帮教活动的服刑人员平时表现不够好,但举办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用亲情来改变他们。“对正在服刑的人,家人应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劝勉,创造一种‘和谐关爱、共赴明天’的良好氛围。有时,一封家信可以唤起一颗沉睡的心,一次恳切的谈话能矫治一个弯曲的灵魂,亲情胜于其他。” 亲人的呼喊,父母的期盼,打动了服刑人员的心。三监区服刑人员吴伟(化名)再也抑制不住激动,主动要求上台为父亲唱了一首《一封家书》。结尾时,他把歌词改成了这样:今年春节我不能回家,我会记住您的话,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