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人失足五人帮 甩掉阴影迎朝阳
本报记者 蔡亮 通讯员 林敏

  丹西街道是象山县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单位,这里先后接受了18名社区矫正人员。而在这18人的背后,有一支由6名社区矫正工作者、50多名监督帮教成员、100多名帮教志愿者所组成的强大矫正帮教队伍,以及包括心理矫治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矫正工作制度。至今,18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重新犯罪或脱逃。

  18名犯人的特殊服刑
  几天前,丹西街道福利院来了一批特殊的义工,他们为老人擦窗、打水、扫地、洗衣,一干就是大半天。可让老人们奇怪的是,今天来做好事的这群人有点怪:他们年龄差异很大,彼此也不认识,而且非常听从街道干部的话,看上去既不是学生,又不像职工。
  老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在丹西街道服刑的社区矫正人员。
  平时,家住丹西街道的黄某每天都忙着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如果没有被安排参加义务劳动和学习法律知识,他除了不能随意离开本地之外,日常生活与普通人无异。而他却是一名服刑人员。2年前,黄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刑。由于他认罪服法、主动赔偿,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法院决定对他采取社区矫正。“能不坐牢当然好。”黄某说,他很珍惜这个在家服刑的机会。
  作为象山县最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单位,丹西街道先后接受了18名社区矫正人员。他们大都是因为交通肇事或邻里纠纷造成伤害而犯罪。由于没有前科和其他劣迹,在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后,在社区矫正服刑。

  像朋友似亲人,一人失足五人帮
  今年20岁的社区矫正对象刘某,父母早年离异,自幼和奶奶生活。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他过早地踏入社会,沾染了坏习气。去年,他因聚众斗殴被判刑一年缓刑两年,并被送到丹西街道接受社区矫正。
  第一天走进社区矫正工作站,刘某觉得抬不起头来,担心会被人歧视。可他很快发现,担心是多余的。矫正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热情接待了他,还陪他回家,动员其家人做好他的思想工作。“泡泡茶,聊聊天,谈谈心,就像朋友一样。他们说话,我听得进去。”刘某说。
  每周,刘某都要向社区矫正工作站汇报思想,并接受工作站安排的法律学习和义务劳动任务。工作人员还帮刘某联系了工作。“现在我感觉生活很充实。”
  一打空头计划,抵不上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整个丹西街道,共有6名专职矫正工作人员,50多名来自政法系统的监督帮教成员,1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帮教志愿者。街道矫正中心为每个矫正对象配备了一支由5人组成的强大帮教队伍,有的负责其思想动态,有的关心其工作生活,有的安排法律、技能学习。根据矫正对象的性格、年龄和生活状况,矫正中心还将他们分为A、B、C三个类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为了使社区矫正工作有章可循,丹西街道司法所还建立了社区矫正衔接、报到、管理、教育、保障、例会、培训、考核和奖惩等10项制度,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签订责任状。司法所还规定,对每个矫正对象建立矫正预案和矫正笔录,并与其家人、所在村(社区)签订矫正帮教协议书。

  心理矫治,来自心灵的关怀
  社区矫正对象彭某从社区矫正服务中心做完心理咨询出来时,已是一脸轻松。他是这里接待的第15位心理咨询对象。
  去年年底刚回社区接受矫正时,彭某整天迷恋于电脑游戏。“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控制不了。总摆脱不了心理阴影,想逃避些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缓解心理压力,只好靠玩游戏来减压。”
  后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去新成立的心理矫治室找心理专家看看。起先,彭某认为心理矫治是治“精神病”的,自己没病不用去。可去过一次后,彭某就彻底改变了对心理矫治的看法。“和心理老师聊上一两个小时,听他们讲些人生道理,那些安慰、鼓励、关心的话,让人感觉很温暖。我有些不敢、不想跟父母说的话,都能跟他们交流。”
  丹西街道综治办副主任孙晓敏说,接受社区矫正的不少是年轻人。为了消除犯罪服刑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阴影,街道专门聘请了两位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专家。一旦发现矫正对象有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的状况,矫正工作人员就会及时带他们去接受心理治疗。对一些心理健康指数不高、有特别心理特征的高危矫正对象,心理专家还会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咨询和辅导。
  “虽然他们是个特殊的群体,但与他们深度接触后,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他们都本性善良,每一颗心灵都是美丽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重新走上自尊、自信、自强的人生道路。”心理咨询师林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