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心里种进阳光——记社区主任姚雪莲和她的假日学校本报记者 朱兰英 姚力/文 陈立波/摄 通讯员 唐香琴
昨天上午,湖州市吴兴区铁路新村社区的“少儿假日学校”有一个盛大的“毕业典礼”。典礼上,200多名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将目光投向了社区主任姚雪莲,因为她用了8年时间不断地为他们烹饪美味“精神食品”。 在孩子眼里,这里没有功课的压力,没有分数的竞争,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快乐。而在50岁的姚雪莲的眼里,她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没有一个“坏”孩子。“他们会唱歌,会下棋,会跳绳……”姚雪莲说话语速很快,清亮而干脆,说起孩子们,她总是充满骄傲。 1999年的夏天,幼儿园老师姚雪莲到铁路新村社区办公室报到,担任社区主任。从此,社区里500多名被大人形容为“无法无天”的孩子有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志愿者队旗在大院飘扬了8年 在铁路新村社区,有一面高高飘扬的志愿者服务队队旗,它树立在孩子们心中已有8个年头了。这个服务队的创立者是姚雪莲和18个初中毕业生。 “我到了社区后,才深切地感受到,几百个孩子在院子里毫无组织地嬉闹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姚雪莲上任后听到最多的就是家长的投诉。铁路新村社区是一个企业型社区,固定的户口、流动的工作、分居的家庭是这个社区与众不同的特点。孩子是这个社区的主要常住人口,一放假,他们就像出笼的鸟儿,无拘无束。而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孩子成群结队地瞎玩容易闯祸。 姚雪琴想了一个办法。她将院子里18名当年初中毕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护园队”。中午和晚上,队员承担着“神圣”的看护大院的使命,其他时间则由姚雪琴为他们开辟一个集中的学习场所。 果然,“护园队”不但管起了顽皮的孩子,也管住了院子里的环境卫生和不文明行为。他们的队长是姚雪琴任命的,是一个“大人眼中最不乖的”中学生,上任后,这个队长深得孩子们的信任。 “护园队”是铁路新村社区的“少儿假日学校”的雏形。2003年,在姚雪琴的努力下,企业和当地民政局资助了7万元,改建了面积达500平方米的少儿多功能活动中心,社区的“少儿假日学校”正式成立。当年那名顽皮的队长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如今在杭州有了非常体面的工作,而他的“护园队”则成长为了社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每年暑假,志愿者都要帮着姚雪琴出谋划策:这个假期,该给孩子们设计烹饪怎样的精神和娱乐佳肴?
孩子们的第一课一定是法制课 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姚雪琴和社区干部每年暑假都要组织很多寓教于乐的活动:她请抗美援朝老战士讲战火纷飞的日子;请离休干部讲述湖州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她带着孩子到附近的施工现场参加义务劳动,让他们体验“穿一天工作服、吃一天大锅饭、当一天建筑工”的生活……而才艺比赛更是涉及书法、绘画、棋类、演讲、球类、乐器等十多类文艺项目,足以满足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 “姚老师的脑子里好像装着取之不尽的好点子。”社区陈女士告诉记者。这年暑假她本来要送女儿参加少年宫的才艺课的,但是遭到了女儿的抗议。女儿说,上少年宫的课可以,但是不能与姚老师组织的活动有时间冲突。而姚雪琴的包包里总是放着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孩子们向她提出的各种要求,“一放假,我就给社区里的每一个孩子打电话,问问他们什么时候有空,想要参加怎样的活动”。 8年来,来“少儿假日学校”过暑假的学生多达三四千人。每一个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经历,而惟一相同的是,开学时雷打不动的法制课。“今年,我请的是区法院刑事庭的庭长。7月17日开学,100多名学生将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庭长讲了6个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孩子们听得好认真,双方还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姚雪琴说。她最害怕听到社区里的某个孩子出去犯错误了,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给孩子们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当天,庭长的法制课上得十分顺利,临走时他对姚雪琴说,我上过那么多次法制教育课,今天是秩序最好的一次,这里的学生都很优秀。这个评价让姚雪琴感到十分骄傲。 除了法官,姚雪琴还邀请了司法局局长、社区片警等到社区给孩子们上法制课、自卫防范课和安全课,她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制作成法律展板在社区展览,并放映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电视专题系列片。姚雪琴的付出有了回报,从“少儿假日学校”成立以来,铁路新村的孩子没有一人有过违法犯罪的行为。
她是孩子们的“阳光妈妈”
今年的7月17日,是“少儿假日学校”开学的日子。姚雪琴在几百人的队伍里一眼认出了当年在社区第一个染黄头发的小伙子王强(化名)。那一年,王强还在上高中,父母很希望儿子能够当兵,但是他却故意染起了黄头发。无奈之下,他的父母只能请姚雪琴帮忙。 “王强啊,你这个头发染得蛮好看的。”姚雪琴见面的第一句话就夸起了他,并很快得到了王强的信任,她告诉他,尽管头发染得好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还过于时髦,可能那会给院子里的其他年龄更小的孩子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这天中午,王强就把头发染回了黑色。他顺利地当上兵,退伍回家后在姚雪琴的帮助下找了个社区保安的工作。今年假日学校一开学,王强就带着他3岁的儿子来参加姚奶奶组织的活动。 社区的“少儿假日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很多学生已经长大成人,为人父母,他们依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姚雪琴这里。在他们心中,姚雪莲在教育孩子上有着化腐朽为神气的力量,她可以把过去的“网迷”“问题少年”转变为“读书明星”“三好学生”。 “我们这里没有问题少年。”当记者问姚雪莲有没有问题少年的故事时,她斩钉截铁地说。在姚雪莲心中,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大人格外的关爱。社区里有一个男孩,父亲患忧郁症去世,可能受到父亲的影响,男孩的性格有些古怪,非常不合群。每一次组织活动,姚雪莲都要问一问男孩有没有到,她会格外派给他一些活,比如负责签到,帮助布置活动现场。渐渐的,这个男孩豁达、平和了许多。“今天他还拿到好多奖呢,五子棋就拿了第一名。”姚雪莲最愿意向别人说的是孩子的好消息。 “少儿假日学校”让铁路新村社区的孩子得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近4年来,社区有93名学生考进了大学,有28名学生在大学里入了党。期间,社区被评为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而姚雪莲本人也获得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