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司考培训班诱人却也苦涩
本报记者 李道演 通讯员 王佳

  “名师辅导”都是名师?
  今年六月初,刚大学毕业的小徐在看过某司考培训班的宣传资料后,毅然决定进京参加封闭三个月的司考特训。因为有名师讲课、有舒适的上课和生活环境、有往年高通过率的保证,所有这些让小徐觉得投下这一万多元的“赌注”是值得的。
  然而一个月时间不到,小徐便发觉在这个所谓各项条件都一流的培训班里存在着诸多问题。所谓的“名师讲课”要么是通过视频录像授课,要么是临时更换成其他“无名”老师;所谓“舒适的上课和生活环境”就是住在一个普通院校的破旧宿舍,不仅限制热水供应时间,而且学校的伙食实在让人无法下咽。当小徐就这些问题向校方提出质疑时,校方所作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回答,更是让他哭笑不得,大有上当受骗之感。
  其实,有着小徐这样遭遇的考生并不在少数,他们都是被培训机构的“花言巧语”一时冲昏了头脑。在所有宣传攻势中,“名师辅导”成了目前司考培训机构通用的广告招牌。因为在这一市场,名师就是“明星”,受到考生热烈追捧。然而,由于名师有限、价格偏高,能够保证全部是名师授课的辅导机构在全国寥寥可数。由此也使得某些培训班借“名师”之名,临时更换老师或者假冒名师授课,从而严重损害了学员的利益。

  高价“保过班”真能保过?
  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在各种培训班里,司考辅导班恐怕是最为昂贵的一种了。杭州本地的辅导班要价一般在600元至4000元,而北京、上海的培训班则从千余元至两万元不等。在各种班次里,“协议保过班”和“零风险全程班”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要价也是最高的。那么,司考培训班是否真的像他们承诺的那样“确保通过”?没通过是否真的可以退款呢?
  某业内人士指出,作为辅导班来讲,通过率是肯定有的,只要有相应的考生通过率,那么最起码这些辅导班就不会亏本。比如一个班里一百名学员,只要能通过40%,有这40%就足够支撑该班的成本了。
  另外,记者从有过此类培训经历的考生那里了解到,所谓的“不过退款”也并不是考生所想的全额退款。像某标价12800元的“特训保过班”,考试没通过者退费8000元;另一个一次要缴纳19800元的辅导班,考试没通过者在扣除9800元学费后才能退还余款。由此,即使考试没通过者要求退款,对于这些培训班来说也只是少赚了点而已。
  对于这些培训班打着“包教保过”、“透露命题绝密消息”等旗号招揽考生牟取巨额学费的做法,也难怪某资深的法学教育家为此感到十分愤怒,并惊呼:“这些教育者缺乏了基本的法律信仰责任和道德责任感。”

  如何选择好的培训机构?
  司法考试培训是一种纯市场行为,主办司法考试的机关都不参与举办培训,以保证考试的规范和公正。但是另一方面,整个司考培训市场却难免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司考培训机构设立门槛很低,任何文化公司只要经营范围内有培训这个项目都可以举办。
  对于考生而言,选择一家好的培训机构非常重要,因为选择不当,考生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宝贵的时间和不可多得的机会。那么,在如此众多的司考培训机构和诱人的广告宣传面前,广大考生应当如何理性甄别?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唐炳洪表示,辨别培训机构的好坏,一方面要看该培训机构是否有自编的、系统和有特点的培训材料,“因为司法考试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之多,如何归纳和总结法律知识可以看得出这个培训机构的功力”。另外,最重要的是看师资力量,名家名师是培训质量之本,是司考培训的行业标准。不仅要看老师的名气,更要看重老师对司考的研究以及在培训方面的经验。
  对于一些培训班宣称的有内部消息、命题专家押题等,省司法厅司法考试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司考主管部门对司考内容的保密程度非常高,不可能有题泄漏出去,另外也绝不会参与举办任何形式的司考培训。 
  因此,唐炳洪提醒广大考生在选择司法考试培训班时一定要事先进行一些调查了解,不能光听信广告上的招揽,必要时还可以与培训机构签订书面协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考生如果遇到不法经营的培训机构,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