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4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第一阅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他们期待更多关注
在杭农民工子女暑假生活调查
本报记者 陈岚 文/摄

  “放暑假了!”
  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暑假是丰富多彩的悠长假期,但是对于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女而言,暑假并不都是快乐的。由于父母忙于打工,他们中有的忙着帮父母守摊看店,有的独自待在家里无人照管,有的跟小伙伴穿梭在杂乱的市场和街巷之间,还有的要打工赚学费……
  这个暑假,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群孩子,感受他们的暑假生活。虽然,他们的活动场所仍贫乏,他们的安全尚有隐患,但是,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为改善这些孩子的暑假生活而努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惊喜地看到,他们的脸上有着和城里孩子同样丰富的表情,他们的心中也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如杭州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晖所说:“我们应该慢慢淡化‘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班级’这样的概念,孩子就是孩子,不管你来自何方,都应该享受到同一片阳光。”

  经历篇

  再也不敢去河边玩耍
  5岁的鲁伟杰是个长相清秀的小男孩,衢州常山人。他的爸爸妈妈都在杭州做送奶工,所以,他也在杭州生活。
  伟杰的爸爸要做两份工作,比较忙;妈妈上午送牛奶,下午就在家门口摆张台球桌赚点外快。平时,小伟杰就在出租房附近的一个私人幼儿园里“上学”。但是现在放暑假了,如果继续上幼儿园,得交一笔“代管费”,所以妈妈决定自己在家照看小伟杰。
  可是因为要照顾台球生意,妈妈并不能时刻看着小伟杰,去年暑假就发生了一件意外。
  那天,妈妈刚做好午饭,喊小伟杰吃饭,可是半天没动静。这时有个邻居跑来说,小伟杰掉进附近的小河里了。妈妈一听,吓得差点晕过去,赶忙跑去河边。“谢天谢地,他被一个好心人救了起来!那河虽然不太深,但是肯定能要了小孩子的命,要是没有那个好心人,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件事令小伟杰至今都心有余悸,从那以后,每次走过河边、湖边,小伟杰都会害怕地躲进妈妈怀里。
  “每年都听说有孩子掉到水里淹死,特别揪心。这些孩子没什么可玩的地方,加上胆子大,哪儿都敢去,很容易出事。”看着怀里的儿子,伟杰的妈妈说,“要是孩子没了,我们这么辛辛苦苦地干活还有什么意思呢?”

  带信鸽进城“探亲”
  涛涛住在淳安农村,几天前,他被爸爸妈妈接到杭州过暑假。在涛涛的行李里,除了课本和衣服,还有两只信鸽。
  涛涛的爸妈都在杭州的一家药厂打工,常常加班,挣钱不容易。去年,涛涛第一次在杭州过暑假。因为住处周围人员很杂,爸妈担心涛涛的安全,只好一上班就把房门反锁。
  在这个只有12平方大小的小房间里,涛涛只能守着一台14吋的小电视,度过漫长的一天。几天下来,原本活泼开朗的涛涛变得沉默起来。
  察觉到孩子变化,爸爸心里很不好受,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办法——一天下班回家,爸爸带回了4只刚出生的小鸭子。这几个毛茸茸的小家伙,可把涛涛乐坏了。
  可是这些小鸭子体质不好,吃坏了东西集体拉肚子,没过几天就都死了。
  无奈的爸爸在同事面前说起了这事,一位家里养信鸽的叔叔送给了爸爸两只信鸽。
  于是,爸爸先带着信鸽去上班,然后放它们回家。几次下来,信鸽们已经能认路了。后来,涛涛常会在信鸽的腿上拴上小纸条,告诉爸爸妈妈,他已经乖乖做完功课、吃过饭了,然后就趴在窗台上等着回信。这成了涛涛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情。
  所以,今年暑假再次来到杭州,这两个“好伙伴”自然也跟着涛涛一起来了。

  希望篇

  妞妞:多捡几个可乐瓶就有钱交学费了
  遇到妞妞是个“意外”——采访途中路过一个工地,见一个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小姑娘正蹲在地上,把几个可乐瓶往塑料袋里装。小姑娘收拾可乐瓶的样子,非常认真。
  记者便上前询问,小姑娘扑闪着两只大眼睛,抿着小嘴,一概不作答。这时,一个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人走了过来,一把拉起了孩子。她是小姑娘的妈妈。
  记者表明身份后,孩子的妈妈放松了戒备。她告诉记者,女儿叫妞妞,今年7周岁了。因为夫妻俩都在杭州打工,所以想让妞妞来杭州上学。可是,让妞妞在杭州入学并不容易。由于夫妻俩都是“劳务工”,没有和单位签正式的劳动合同,又都是外省人(老家在安徽),他们跑了好几家学校都没能给妞妞报上名。现在,妈妈只能天天带着妞妞上班。
  然而,妞妞并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自己来杭州就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所以很高兴。听大人说在杭州念书很贵,妞妞做出了一个让妈妈很吃惊的决定。“有一天,她跟着我上班的时候,捡了几个可乐瓶回家。她说她知道这能卖钱,多捡几个,就有钱交学费了!”
  妞妞的懂事让妈妈心酸,妈妈说,孩子他爸还在努力地奔走,可是实在报不上名,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要是到暑假结束还没着落,他们也只能把妞妞送回老家去了。

  潘云耀:“飞”回老家的青山绿水间
  潘云耀是杭州明珠实验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记者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教室门口的花坛上,等着下午的期末考试。
  “你怎么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教室里复习一下呢?”
  “看不进去书了。”
  “为什么啊?”
  “高兴!考完我就能回老家了!”
  潘云耀的父母在杭州的工地上打工,他来杭州也有4年了。可这4年里,他只有一个暑假是在杭州度过的。
  “这里没地方可去,也没人陪我玩,实在太没意思了!”小家伙一边低头看着自己左右摆动的脚丫子,一边无限期待地说,“老家的水都是‘矿泉水’,还能到小溪里游泳、捉鱼,比这里有趣多了,我恨不得马上飞回去!”
  潘云耀的老家在湖州农村,从杭州坐车半天就能到。和班上其他同学比起来,他是幸运的。因为大部分同学的老家都很远,大人不会让他们回家过暑假,他们要么帮着大人看铺子,要么就在家里哪儿也去不了。
  “那谁送你回去呢?”
  “自己走!婶婶会来车站接我。爸爸妈妈请一天假要扣很多钱。我去年就是自己回去的!”潘云耀的语气很得意。

  吕梦晴:准备“闭关修炼”一暑假
  14岁的吕梦晴是明珠实验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清秀、乖巧。
  梦晴的爸爸在工厂做工,妈妈在小区里摆了个小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就被爸妈接到了杭州,从此便很少回老家。
  “刚来的第一年,在这里一个朋友都没有,暑假只能和妈妈一起看店,的确挺难熬的。还好妈妈很理解我,有时候她会一整天都不摆摊,带我去逛街、逛西湖。”
  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晴有了自己的朋友,也完全适应了在杭州过暑假。“暑假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去爬山,去书店买书,可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见记者有些惊讶,梦晴调皮地反问:“是不是和你想得不太一样?其实,我觉得自己和杭州的孩子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看你这么机灵,学习成绩一定不错吧?”记者问。
  “还好啦。”梦晴害羞地摆弄了一下头发。梦晴说,明年就要中考了,她打算考职高,这样能有一技之长。所以,这个暑假很关键,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她请家教,她已经做好“闭关修炼”的准备了。

  采访手记
  去年暑假前夕,杭州下城区妇联、区教育局曾进行过一次关于农民工子女暑假去向的调查。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三的被调查者选择回乡。
  今年,记者在此次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还是:“我们的学生没地方玩!”老师们普遍反映,学校所在街道、社区的活动场所,很少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开放,这也是大部分孩子想回乡过暑假的原因。
  天成教育集团大队辅导员郑丽君老师告诉记者,每年暑假,学校都能接到杭州市少年宫发来的通知,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夏令营。城里的孩子报名很踊跃,可是农民工的孩子却很少参加。动辄好几百元的费用,让这些孩子望而却步。
  “如果能专门给这些孩子办一些有特色的免费的夏令营,比如,让他们和城市小朋友联欢,就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杭州,更快地融入杭州。”明珠实验学校初二年级主任余香明老师说。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合适的活动场所,每年的暑假也是这些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明珠实验学校教导处的老师向记者介绍说,农民工的孩子往往更粗心大胆一些,加上居住地多为人口复杂的城郊接合部,很容易出事。明珠教育集团副校长汪爱华,还列举了暑期民工子弟最容易出事的4个场所:河边、建筑工地、马路和游戏机房。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孩子的暑假了。据悉,杭州市下城区的8000多名民工子弟学生,均已被纳入辖区各街道社区学生暑期活动范畴,暑假一开始,这些学生会到社区报到。石桥街道还建立了民工子女生活关怀站,让出租房里的孩子也能参加社区的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观看爱国主义经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