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中国风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18亿亩耕地红线能守得住吗
耕地总量红线屡屡失守敲响用地警钟
郄建荣

  6月25日,是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为什么要坚守?因为此前一次次制定的保有耕地最底线都被突破了。

  历史红线均被突破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的耕地面积比上年度末又净减少了460.2万亩,已从18.31亿亩降至18.27亿亩。我国目前的人均耕地仅有1.39亩”。这是国土资源部对全国2006年度(2005年1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逐级汇总的最新结果(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事实上,近几年来,我国耕地每年都要减少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亩。国土资源部一位业内人士说,到2006年10月31日,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而在10年前的1996年,中国的耕地数量还维持在19.51亿亩,10年间中国的耕地少了1.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也由1.59亿亩降到1.39亿亩。
  “按照这样的减少速度,中国的耕地还能不能养活中国人?”面对这种担心,这位业内人士透露,我国政府果断提出:18亿亩耕地是条红线,耕地数量再也不能低于18亿亩。
  “历史上,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提出必守的耕地总量红线,又不止一次地失守。这一次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会不会再次失守呢?”这位业内人士认为,两个信号给人以信心,一个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另一个是,国土资源部上报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没有获得通过。
  他认为,这两个信号都证实了国务院对土地问题开始“不放手”。

  寄希望于“占一补一”
  为耕地设置红线,并非始于18亿亩。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过去,我国曾一次次地设定过耕地总量红线,最终是一次次地失守红线。习惯性的“失守”,无疑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坚守耕地红线的信心。
  他举例说,以1996年为基期的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曾确定,2000年的耕地保有量为19.4亿亩,2010年的耕地保有量要控制在19.2亿亩。结果,刚到200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就减少到19.2365亿亩,“不得已,国家在‘十五’开局之年又把2010年要保19.2亿亩耕地的目标‘提前’到2005年。结果呢?到2005年,全国耕地只剩下18.31亿亩”。“一次次设置,又一次次突破,设置红线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一些人看来,保住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国土资源部规划司一位负责人却不这样认为,他的观点是,要想18亿亩耕地红线不失守,着力点要放在非农建设用地“占一补一”的落实上。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占一补一”,以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规划司这位负责人说,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2.01亿亩,其中土地整理潜力约9000万亩;土地复垦潜力约230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土地复垦潜力约610万亩;土地开发潜力约8800万亩。
  他认为,非农建设用地“占一补一”的落实,可以为18亿耕地底线的确保提供可靠的保证。

  专家认为应加大查处力度
  “没错,道理上是这样,关键是非农建设用地‘占一补一’能否得到落实,谁来监督落实?再加上各地用地扩张的冲动始终不减。” 规划司这位负责人对于“占一补一”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认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不应盲目地算方法账,而应更多地着眼于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上。特别是有政府背景的违法问题,更应该加大查处的力度。
  事实上,这位专家的观点就连国土资源部自己也无法否认。据国土资源部透露,就在国务院决定暂缓批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时,许多地方都在要求加快修编步伐,以从规划上做大用地的盘子。
  “过多地依赖自己设想的‘解困’办法,而不去监督落实,不去查处违法用地,其结果必然是‘红线变成弹簧线’,不失守才怪。”这位专家说,“眼下,地方上违法用地仍然很普遍,但是,对于违法用地的查处,有关政府部门却总是显得畏首畏尾,致使一些违法用地案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查处。他认为,如果不从这些根本问题上下手,不刹住违法用地的歪风,18亿亩很可能会再次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