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小雨因交友不慎,被两名并不熟识的四川籍男子从桐乡带到了广东欲强迫卖淫。在危急关头,少女与歹徒斗智斗勇,终于脱离险境。机智少女虎口脱险徐飞燕
9月6日傍晚,离家25天的小雨几经辗转终于平安回到了家乡。看到早已在路口等候的家人、亲戚、朋友,小雨一头扎进了外婆的怀抱。当笔者提出采访时,小雨有些犹豫,但考虑了片刻还是接受了,她说,希望更多的同龄人能从她身上看到教训,不要轻信他人。
交友不慎,少女被拐广州 阳阳是小雨的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中考”结束后,为打发时间,两人经常一起外出玩耍。一次在一个网吧,阳阳介绍了两个20多岁的外地男子给小雨认识,说是自己的朋友,四川人。之后,两男子经常带小雨和阳阳出入网吧、溜冰场、迪厅等消费场所,并且出手大方。小雨觉得这两个男的虽然是外地人,不过人还不错,于是和阳阳一样称他们“大哥”、“二哥”。 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大哥”、“二哥”又带小雨去迪厅玩,老是他们买单让小雨很过意不去,谁知“大哥”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呀,只要你愿意我们马上就去杭州玩!”“下次吧,今天不早了。”小雨婉言谢绝了。接下来的日子,小雨三天两头会接到“大哥”打来的电话,问她去不去杭州。8月12日一大早,“大哥”又打来电话询问。小雨想,离新学期开学还有9天呢,在家怎么熬过这9天啊,于是就答应了邀请。“大哥”也爽快地表示马上开车来接她。 在杭州,“大哥”、“二哥”和小雨玩得很尽兴。但是当小雨催促他们回去时,“大哥”却突然说要去广州,不回桐乡了,并且连打了几个电话,看上去似乎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小雨急了,她知道自己口袋里只有10来元钱,如果让她自己回家连路费都不够。怎么办呢?这时“大哥”劝小雨和他们一起去广州,顺便带她到处玩玩,并保证一定会在她开学前返回。小雨一时想不出其他办法就大着胆子答应了。 第二天晚上抵达广州后,一个看上去20多岁的男子将他们3人接到了一处出租房。一进出租房,平日里对小雨百依百顺的“大哥”揭下面具,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小雨被如同犯人般监视了起来,不许打电话,不许出门。“要想回去可以,不过得先‘接客’,直到赚够了钱为止!”小雨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可是似乎已经太晚了。
沉着应对,成功逃脱魔爪 当得知他们带她来广州的真正“目的”后,小雨开始怪自己当初太鲁莽,想到只身一人在广州,人生地不熟,小雨慌了。但当她冷静下来时,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能不能逃出去只能靠自己了。她强迫自己一定要沉着应战,惹恼了他们只会加速事态的恶化。所以当他们第二天又一次向小雨提出“接客”的要求时,小雨没有再大吵大闹,只推说一路来广州太累了,先歇几天缓一缓劲,来日方长也不差这几天了。“人在我们手里量你也跑不了!”小雨为自己的计划争取到了时间。 “大哥”、“二哥”并没有因小雨态度的改变而对她有所放松,接下来的几天依旧是严加看守。就在小雨有些绝望时,机会出现了。在被带至出租房的第四天,一大早,3名男子就在商量着什么,小雨听不懂他们的方言,但却听到他们不断重复着“摇头丸”3个字。
“快起床快起床,一起出去办点事!”昔日的“大哥”狠狠推了小雨一把。虽然他们知道小雨身上没什么钱,但还是没有将她一个人留下。小雨知道他们带着她一起出去是为了防止她逃跑,但只要能走出这出租房就有逃走的希望。 穿过几条小巷后,他们来到了一家公用电话超市。
“别耍花招!”甩下一句狠话后,3名歹徒开始各自打电话,并时不时地回头望一眼。小雨知道现在想逃走是不可能的,但好容易才出来一趟她又不甘心就此作罢。这时候小雨突然想起,初一时她们班有位男同学,在她们学校念了一年后转学去了广东惠州,临走时还在她的同学录上留了电话。打电话向他求救!趁他们不注意,小雨迅速抓起电话颤抖着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嘟——嘟——”响了三四下都没人接,小雨急得直跺脚。“喂?”电话里终于传来妹妹懒洋洋的声音。“小妹是我!”小雨压低了声音,并不时回头张望。“姐,你去哪儿啦?怎么这么多天都不回家呀?外公外婆都急死了!”“先别说这些了,你快帮我查一下《同学录》上‘××’同学的电话,快点!”小雨又回头望了望。不知内情的妹妹正在看电视,剧情发展的紧要关头接电话已经老大不高兴了,哪还愿意找同学录啊,就在电话显示屏上找了几个来电显示的号码随口报了过来。小雨本来想说出自己的处境的,但怕被发现,也怕外公外婆担心,妹妹又这么漫不经心,她只得快速将电话挂了,此时她的手心早已全是汗了。 回到出租房后,他们对小雨仍然是寸步不离。但小雨学乖了,接下来的几天对他们不再是“横眉冷对”,反而主动帮他们洗衣服。这招还真灵,一天午后他们中的一人试探性地扔给小雨5块钱,让她到楼下去买桶水。小雨欣喜若狂,但又装得不动声色,她捡起5块钱不紧不慢地向门外走去。这一次终于从妹妹那头得到了广东同学的号码。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怀疑,她以最快的速度赶回租房,并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电话号码,生怕忘记。 8月21日凌晨1点多,两名男子因事外出只剩一人留下来看守。一整晚小雨都在找机会逃走。熬到早上5点天蒙蒙亮,她趁着同屋的男子还在呼呼大睡,蹑手蹑脚地出了门。一走下楼梯撒腿就跑,到她认为安全的地方才停下来给惠州的同学打电话,此时小雨身上还剩6块钱。向同学诉说了这几天的遭遇后,同学家人专门从惠州赶来将小雨接了过去。 在同学父母的帮助下,小雨与桐乡警方取得了联系。9月6日,桐乡市公安局石门派出所的民警和小雨的舅舅将小雨从广东惠州接回。 笔者问她当时有机会为什么不打“110”,小雨说,当时自己很害怕,想到了惠州的那个同学后,就一门心思地想找他帮忙,到逃出来之后,冷静地想一想,才觉得打“110”可能更安全些。她说真的有些后怕,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同学,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办。
父母在外,5岁就成“留守儿童” 比起其他同龄人,小雨的家庭还是比较特殊的。小雨的父母是养蜂人,自从她5岁那年起,就去外地放养蜜蜂了,哪儿有花期就往哪儿赶,一年四季,居无定所。从有记忆开始,小雨就是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对她来说,除了过春节全家能团聚一下外,更多的时候爸爸妈妈是两个称呼,只是在打电话时叫几声。小雨也在心里怪过父母,但随着逐渐长大、懂事,她没有向父母提出过任何要求,因为她知道父母的辛劳全都是为了这个家。而终年漂泊在外的父母能做的,也只是尽量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与父母缺少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小雨的内心是空虚的。她开始不喜欢放假,不喜欢回家,她说一放假时间就过得好慢好慢,在家的日子真的好无聊。她开始找昔日的同学、朋友玩儿,但她说她不是个好玩的女孩,这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 小雨虽然平安逃离了魔窟,但遗憾的是,她至今都不清楚两名男子的情况,就连他们暂住在桐乡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是四川哪里人、甚至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这给警方的进一步侦查带来了难度。 小雨的舅舅说,杭州的桂花盛开时,小雨的父母会到杭州放养蜜蜂,到时他会找他们好好谈谈,希望他们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别再忙于赚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文中人物为化名)
编后:小雨安全回来,让所有人都舒了口气,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她的镇定与机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正因为她的轻信,才使自己陷入了危险。我们在此提醒年轻的朋友,特别是年轻女孩,交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时时处处保护好自己,不要轻信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