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第一阅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个判决将影响对日民间诉讼的命运 一群民间志士为历史正义永不言弃
细菌战诉讼进入关键时刻
本报首席记者 陈卓/文 通讯员 何必会

  两天后,就是日本最高法院对“西松建设案”作出终审判决的日子了。此案的结局,将对其他同类案件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同类案件,包括目前正在日本各级法院审理的10多起强制劳工诉讼,以及慰安妇、细菌战、重庆大轰炸、南京大屠杀等几十起中国民间对日诉讼。
  今天下午1点40分,一个由细菌战诉讼原告组成的“声援团”从萧山国际机场出发。他们将到日本最高法院的庭审现场旁听“西松建设案”的终审判决,用实际行动声援中国受害劳工诉讼。
  与此同时,细菌战诉讼原告团应对三审的工作也在积极地展开。“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这些为历史的正义而不懈努力的人们,已经为官司做好了两手准备……

  “4·27”的特殊意义
  2007年4月27日,对王选来说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20年前的4月27日,王选抵达日本,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活;20年后的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将对“西松建设案”作出终审判决,而这个判决,将对王选为之努力了12年的日军侵华战争细菌战民间索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1944年,日本西松组(即现在的西松建设公司)强行绑架360名中国人到日本广岛县安芸太田街(原称:加计街)的安野发电所建筑工地,强制他们从事艰苦劳动。由于长期受到非人的残酷压榨、毒打,很多中国劳工患上疾病,其中29人死亡。幸存下来的中国人,在没有得到任何报酬、没有任何补偿的情况下回国。战争结束后,他们的生活极其困苦、凄惨。
  1998年1月,中国劳工及已故劳工家属共5人,代表360名中国劳工向日本广岛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西松建设公司向每名原告赔偿550万日元。这就是有名的“西松建设案”。
  2002年7月,广岛地方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西松建设公司强掳中国劳工事实存在,但法院认为已经超过有效诉讼期限,驳回了中国原告的诉讼请求。随后,中国原告向广岛高等法院上诉。
  2004年7月9日,日本广岛高等法院作出判决,责令西松建设公司向5名中国原告作出赔偿——每人550万日元。
  这是日本高等法院首次在类似案件中判决中国劳工胜诉!
  西松建设公司对此判决不服,向日本最高法院提起了“上告”,理由是“中国已放弃了索赔权”。
  今年1月,日本最高法院决定于3月16日就此案重新开庭,仅就“中国是否已放弃国民个人的战争赔偿请求权”进行辩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法律顾问、浙江初阳律师事务所主任楼献律师认为,如果日本最高法院判定“已放弃”,则意味着中国民间对日诉讼将在日本被“封杀”。
  “一旦日本最高法院作出了判决,其结果一般情况下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都不会改变,而且会作为判例,成为其他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王选说。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庭审,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包括王选在内的诸多为细菌战诉讼奔波的人士的关注——3月13日,王选就从上海飞赴日本,先后旁听了新澙劳工案和“西松建设案”的开庭审理。
  3月16日下午的庭审历时1个小时,日本最高法院没有当庭宣判,而是宣布将于4月27日上午10时30分作出终审判决。

  再次吹响战斗号角
  今年3月22日,清明节前夕,细菌战诉讼原告团三审第三次工作会议在义乌召开。作为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口口声声“身心疲倦要好好休息”的王选再次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在这次会议上,面对从我省衢州、丽水、宁波、金华以及湖南常德等地赶来的细菌战受害团体的七八十名代表,王选呼吁原告团成员积极声援,组团参加4月27日举行的“西松建设案”判决。
  经过商议,细菌战诉讼原告团决定与日本辩护律师团联络办理赴日手续,声援中国受害劳工诉讼;已经76岁高龄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展览馆馆长王培根则积极组织声援团。目前,这个声援团的11名成员均已获得赴日签证,他们将于今天下午出发去日本。
  1997年8月,180名来自浙江和湖南的中国受害者,以因二战中日军“731部队”等使用鼠疫、霍乱病菌,使其产生疫病或失去亲人为由,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并赔偿总计18亿日元的损失。细菌战诉讼由此开始。
  10年来,在日本,细菌战诉讼历经一审、二审,而三审终审判决至今尚未作出。前两审的判决都承认了细菌战的事实,但是均以“国家无答责”等理由驳回了中国受害者的诉求。
  10年来,在中国,180位细菌战诉讼原告中已有50多位相继去世。楼献律师说,他们既是细菌战的直接经历者和受害者,更是诉讼的重要证人,他们的亡故是细菌战诉讼无法弥补的损失。
  原告团三审第三次工作会议当天,那些已故原告团成员的亲属,手捧逝者遗照,来到林山寺“劫波亭”义乌细菌战死难同胞纪念碑前祭奠冤魂。他们共同宣誓,要把官司打到底。
  王选认为,虽然根据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已放弃对日索赔的要求,但其中并不包含中国公民个人的赔偿请求权。她并不担心“西松建设案”的判决结果,因为“4月27日,日本高等法院的判决结果不管怎样,是胜诉还是败诉,都会把日本战争赔偿问题往前推,引起国际社会更大的关注”。
  “在你日本这里判得不好,没关系,我们就到联合国,把官司告到‘天上’去!”王选说,到联合国打官司必须要由民间组织出面。目前,浙江、湖南、江西、山东、山西、云南、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的细菌战幸存者及其亲属,已委托王选为代表向民政部打报告,要求成立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协会。

  如果三审败诉,细菌战受害索赔路该如何走
  ——中国细菌战诉讼原告团法律顾问楼献谈对日诉讼前景

  “如果日本最高法院驳回原告团的‘上告’,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的路在何方?10年以后、20年以后、50年以后……还有没有人知道日军侵华的细菌战和中国受害者的苦难?这一页,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不允许抹去的!”
  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的法律顾问,对于三审败诉后的设想,是楼献律师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一旦驳回‘上告’,轰轰烈烈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东京诉讼就将落幕,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也将自动消亡。那么,由诉讼而引发的细菌战受害调查等相关事宜,今后还要不要做?如果要做,该怎么做?”
  其实,早在细菌战诉讼二审期间,楼献就曾提出,细菌战诉讼的前景是与其他对日民间索赔诉讼(如劳工、慰安妇等)形成合力,促使日本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一揽子解决中国战后民间赔偿问题。
  楼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目前有几项工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首先,是“要建立全国性的细菌战受害陈列馆”。目前,在湖南的常德,浙江的义乌、衢州都有一些小型的受害陈列馆。楼献提议,将有关内容集中到位于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中。
  第二项“当务之急”是建立全国性的细菌战罪行研究中心。将哈尔滨及全国其他各地的研究人员和研究资源都整合到一起,申报国家课题,使细菌战罪行研究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第三项“当务之急”就是成立全国性的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及遗属联谊会。楼献建议,可先由各地成立相应的联谊会,然后再成立全国性的,总部可设在浙江省义乌市。今后,细菌战受害的调查工作就由联谊会牵头,以联谊会聘请的固定人员为主、志愿者和学生为辅具体展开。
  目前,我省云和县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及遗属联谊会已经成立。该联谊会章程开宗明义地表明:宗旨是“拥护中国共产党,不忘国耻,澄清历史,告白世人,并联合全国各地受害者以法律手段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以史为鉴,教育后人,为促进中日友好而努力”。
  然而,作为一名律师,楼献认为“诉讼是号角,是旗帜”,目前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从新的角度提起国内外细菌战受害索赔诉讼”。
  “可否考虑寻找新的证据,以生产、制造细菌弹的日本企业为第一被告、日本政府为第二被告,而将炭疽受害者作为原告?”楼献说,浙江的李晓方先生寻访并拍摄了200多名炭疽、鼻疽受害者的情况,惨状触目惊心,只要加以整理、走访,就可形成诉讼文书。如再不进行诉讼,这些幸存者也将在3~5年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