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7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国门卫士”警服上结起层层盐巴
本报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张彬彬 文/摄

  编者按:骄阳似火,高温肆虐。人们纷纷躲进空调房享受清凉,即使在条件艰苦的建筑工地,工人们也能在正午时分休息避暑。但有一些人,他们责任在肩,脚不离岗,即使烈日当空,也在骄阳下站成一座雕像。他们就是可敬可亲的人民警察。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烈日下的警察》专栏,展现各类民警烈日下的风采。
  
  时间:8月4日13时50分
  地点:温州龙湾码头
  天气:直射阳光,无风。
  在温州边防检查站勤务中队易中平中队长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温州龙湾码头。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阳光“烧烤”着毫无遮挡的码头,空气像是凝结了,呼吸都显得很困难。
  在一艘外轮的悬梯口,配备警械的两名边防民警一身戎装,在执行梯口监护任务。汗珠顺着鼻尖和脖子往下流,但他们纹丝不动,昂首挺胸保持着立正的姿势,仿佛是两尊雕像。记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温度计量了量:好家伙,45摄氏度!地面温度更是高达52摄氏度。
  “这样热,非得站在太阳下执勤吗?”
  “我们是‘国门卫士’,守卫好祖国的大门是我们边防警察的神圣职责。看上去不起眼的悬梯口,是神圣的国门啊!”易中平说这话时,脸上流露出骄傲而严肃的神色。
  “这是什么?”记者发现民警衣服上有一块块白斑,忍不住用手摸了摸。“这是盐啊!拿它做菜,不用买盐了哦。”易中平对记者幽默了一把。原来,长时间在太阳下烤晒,警服被汗水湿了又湿,结果结出了盐巴。
  记者看着被晒得黝黑的边防民警,不仅有些心疼,易中平却平静地告诉记者:只要码头上停靠着外轮,无论什么气候,边警就必须在停泊点执勤,守在外轮通向码头的悬梯口,对每一位进出梯口的人进行证件查验、登记,一刻都不能离开。
  前两天,边警小陈、小李照例在一外轮的悬梯口值勤。中午时分,猛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和挺立在地平线上的边警。那艘外轮的船长让船员邀请战士“上船休息纳凉”,小陈两人微笑着谢绝了这番好意,并用中文作了解释。但船员只懂一点点简单的中文,没有理解。船长见他们久久不上船休息,便亲自到悬梯口邀请。这可急坏了小陈和小李,他们通过对讲机请同事用英语向船长作了解释。船长明白后,对他们投来敬佩的目光。事后,船长专门给执勤岗亭送去了冰镇的毛巾和水,表示让小陈和小李换班回到岗亭后能擦汗解渴。
  14时35分,头顶的烈日丝毫没有收敛威风。悬梯口的边警除了检查证件,依然站立如雕像。国徽在烈日的照射下,发出闪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