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31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六版:服务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小偷惦记眼镜厂 警方预警严防范
本报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张斌

  眼镜厂成了贼的“新宠”。记者从温州警方获悉,自今年6月下旬以来,温州已有9家眼镜厂被盗,平均每3天发生1起,其中案值2万元以上的有4起,总案值达21万余元。温州警方为此发布了三级预警。
  7月15日凌晨,温州瓯海瞿溪镇象山路某眼镜厂生产车间的黄铜、白铜和眼镜框架被盗走,总损失价值7.4万余元;7月17日凌晨1时许,瓯海新桥街道牛山西路某眼镜厂被人挖墙洞盗走眼镜框架等配件重约一吨,价值6万元。
  瓯海警方近日还抓获了一个专门盗窃眼镜厂的犯罪团伙。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选择位于乡村或城郊结合部但交通便捷的企业,白天先以找老乡等名义踩点,到凌晨采取撬门、打洞或挖顶等方式进入企业,将眼镜半成品盗出运到平阳、瑞安等地,当作废品销赃。据该犯罪团伙交代,今年5月和6月,他们分别潜入瓯海新桥街道高翔工业区3家眼镜厂,盗走了价值5万多元的赃物,卖了1万元。
  据警方介绍,盗窃团伙的手段并不高明,眼镜企业之所以频频被盗是因为受害企业均为一些中小企业,值班制度和技防措施都相对薄弱。盗窃团伙觉得有机可趁,就形成了目前盗窃眼镜厂的高峰状态。因此特别提醒,各工厂企业要增强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的值班保卫制度,把好门卫关,陌生人进出企业,一定要做好登记。同时,对存放产品的仓库、车间等地方,在落实人防、设施防的基础上,要加强技防投入,尽量安装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报警装置,以有效提高防范能力,防止被盗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