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0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余杭区矛盾纠纷100%调处
本报记者 蔡亮

  本报讯  杭州余杭区以深化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为载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有效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2006年以来群体性事件、刑事发案、安全生产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实现了负增长或零增长,达到和超过“平安区、县(市)”规定的指标要求。
  余杭区把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在严格落实维稳、信访领导责任制的同时,该区着力在矛盾纠纷的预警、研判、督办、处置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四级信息网络,对重大不稳定因素实行挂牌督办,严格执行信访三级终结制,制订并完善了35个维稳应急预案,确保不安定因素“发现得早、化解得了、处置得好”。去年全年,余杭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为100%,调处成功率97.4%,挂牌督办的21起重大不稳定因素全部得到化解,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11.1%。
  在基层基础建设上,余杭区以深化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综治工作水平。各基层综治中心根据当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中泰乡将月度例会扩大到相关村(单位)负责人,及时预测、通报、综合分析不稳定信息,明确领导包案化解,实行跟踪督办,充分发挥了现有维稳资源的整合优势。
  此外,该区通过严格落实各项考核与责任制度,使“综治进民企”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全区5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建成率达96%。
  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余杭区狠抓整治与防控,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去年,余杭区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天网工程”,提高实时防控和打击效果,并通过各类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和震慑各类犯罪活动,破案率同比上升8.2%。同时,进一步整合社会综治资源,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使发案率、事故率均有下降。
  余杭区还在市场监管、外来人口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高全区的社会和谐和法治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目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均保持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