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一不小心成“流泪”省消协提醒:委托留学中介要签订合同明确权责本报记者 李稹
“没有考进理想大学,不妨出国先镀镀金。”高考结束后,海外院校也纷纷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留学热潮的背后,留学陷阱也成了各方不得不关注的现实。 “陷阱?应该没有吧。我把出国行程全都交给中介打点了。”杨嘉妮正委托某留学中介负责自己出国相关事宜,“选择名牌中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过来人”告诉记者,名牌中介也不能保证海外求学畅通无阻。“当时中介说不需要语言成绩,先到国外读一年语言学校后,能百分百考入本科。我们读的是欧洲经济语言学校,听起来名头也很大吧,但是我的留学遭遇却像一个噩梦。”在德国学工商管理的谭文至今已在当地逗留了4年,但今年才刚读上大一,“当时被中介夸得天花乱坠的语言学校,在一个学期后倒闭了,我们花了冤枉钱,还白费了时间。但已经去了,不可能说回国就回国,只能再找新学校。” 眼下,不需要语言成绩就可以出国读书的广告依然比比皆是。杭州一家留学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我们安排出国不用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只需参加美加大学联合预科英语考试中心组织的预考,并根据成绩与级别择校。” “但事实上,按照绝大多数国家的规定,没有托福或雅思考试成绩,国外的高中生或职高生都是无法直接进入当地正规学校。”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毕业的田先生以自己的经验告诉记者,“一定要慎重,无需考试成绩就能拿到毕业证书的想法一定要改变。” 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叶元春也告诉记者,目前消协接到的投诉案例中,很多人是出国后才发现问题的,但不少合同上都没有写清楚双方权利和义务,发生争端后很难处理。“所以和中介签订出国协议时,要重点明确留学国家和学校,有条件的消费者还可以向具有出国留学法律方面经验的律师寻求咨询和帮助。有了明确权责的协议,才有过硬的法律凭据。”她同时提醒,“在国外遇到困难,可以直接向当地的驻华使馆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