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强力阻击伪劣洋品牌我省工商行政机关积极展示行政智慧回眸本报记者 陈卓 通讯员 沈雁
我省是中国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前不久的销毁劣质进口皮鞋只是一次例行的执法行动,因为,对国外商品特别是国际品牌商品进入本地市场的监管一直是浙江工商这些年来监管的重点。 从雀巢奶粉碘超标到查出苏丹红和查处麦当劳违法广告,从索尼数码相机到世界品牌服装被检质量不合格,包括前不久东芝等手提电脑问题和这次的欧洲品牌皮鞋质量不合格,都是积极和忠实地履行工商监管职能。 其实,这些案例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行政监管事件,与一体化的市场秩序构架紧紧连在一起,而且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因此有人称这些事情为“监管风云”;二是这些事件都与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都是其主动行政的结果。正因为此,去年中央电视台联合几大部门共同推出“2005年质量先锋年度人物奖”时,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获得了该年度惟一的先锋集体奖。
1惊人的现场—— 伪劣商品被付之一炬
去年12月29日,省工商局在杭州市郊某垃圾处理中心,集中销毁了一批伪劣商品,其中包括几百双产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进口名牌皮鞋。 这些进口皮鞋是省工商局在一次质量监测抽检过程中发现的,属于质量不合格商品。它们的价格一般为国产皮鞋的3-10倍,每双在1500元-4000元左右。但从省工商局近期对市场进口鞋的监测结果来看,被抽样的46个批次的进口皮鞋、旅游鞋商品中,11批次合格,35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仅为23.91%。 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抽检的皮鞋中出现问题的不合格项目主要表现在产品标识、感官质量、勾心抗弯刚度和帮底剥离强度四个方面。 根据这次监测中发现的问题,省工商局已发文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后续处理工作,加强对本辖区内进口皮鞋商品的专项检查。各地在检查中如发现与不合格商品同一规格、型号、批次的商品,将按照有关办案程序依法进行处理。对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将采取责令停止销售、追回已售出商品等措施,并依法对经销单位予以处罚;对标识标注不合格的商品,则依法责令停止销售,限期整改。
2扎实的行动—— 近年来对洋品牌的主动出击
雀巢奶粉碘超标 2005年儿童节前夕,省工商局开展了一次儿童食品专项监测工作。当时的背景之一,便是前一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事件的阴影——小作坊低价奶粉质量问题突出,如何对食品尤其是儿童食品进行科学监管,成为工商部门的重点思考内容之一。 那次,省工商局把检测重点放在了信誉度和价位都一直较高的品牌奶粉上。 检测结果与往年情况相比,总体质量状况良好。但还是有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国际知名品牌雀巢公司生产的“金牌成长3+奶粉”,因碘含量超标而被判为不合格。 按规定,省工商局把检测结果通知雀巢公司,但雀巢公司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2005年5月25日,异议期结束。省工商局向社会公布了儿童食品专项检测结果。 雀巢产品不合格,引起了全国关注。 5月26日,雀巢中国公司向媒体发布声明,称雀巢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其认为,此次抽检显示的碘超标是由于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的,而且该成分的含量甚微,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5月30日,雀巢公司中国总部派出大中华区总监到省工商局说明情况,对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表示道歉,同时向省工商部门开展对其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表示感谢。
进口品牌服装遭遇滑铁卢 近年来,国际品牌服装正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的热门话题,这些服装以国产品牌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纷纷抢滩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2月,省工商局对全省流通领域国际品牌服装进行了抽查。这些品牌产地主要是意大利、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检测机构为省级权威专业检测机构——浙江省纺织测试中心。 然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近六成国外知名品牌服装PH值、耐摩擦耐汗渍的色牢度等安全性指标不合格,涉及博柏利、雅格狮丹、都彭、鲨鱼等10个国际知名品牌。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13个国际品牌37个被检批次中,合格仅15批,合格率仅为四成。 另一方面,省工商局对这些品牌进行追根溯源后,发现被检产品全部属于真品,不存在假冒伪劣的问题。 省工商局随即向相关品牌商通报了情况。“3·15”前夕,省工商局向社会公布了检测结果,提醒消费者谨慎消费。 公布结果的同时,省工商局迅速对杭州、温州两地销售的不合格服装进行了查封、下架处理;并对经销不合格服装的经营者展开立案调查,责令在抽检中出现问题的经销商交纳退货保证金。 3月27日,省工商局发布通告,买到问题国际知名品牌服装的浙江消费者,可以到购物地点办理退货手续。两天后,在浙江的各大商场,经销商们将抽检中涉及质量问题的服装撤柜,并挂牌受理退货。
索尼相机事件一波三折 当数码相机渐渐走进千家万户,省工商局在2005年11月中旬,开展了一次流通领域数码相机质量检测。委托的承检机构为行业质量监测权威机构——国家照相机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12月12日,省工商局发布了全省数码相机市场专项检测6款索尼数码相机不合格的消息。 12月13日,索尼公司发表声明,质疑此次检测的标准,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 12月14日,在交涉过程中,浙江工商要求索尼方面必须本着对中国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提出具体处理方案。索尼公司在大量事实和数据面前,不得不承认检测结果,并在检测报告上签字认可。 12月15日,索尼公司再次发表声明,表示承认检测结果并向中国消费者致歉,停止在中国境内销售这6款不合格相机,但未就消费者退货事宜表态。 同日,省工商局明确告知索尼公司,仅对中国消费者作出口头道歉是不够的,要求索尼公司遵照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接受消费者的退货。 12月18日,索尼公司第三次发表声明,宣布6款相机可以通过公司电话进行退货登记,并对退货程序作了一些限制性要求。 12月21日,索尼(中国)公司在与省工商局、省消费者协会多次沟通、会谈中,并在具体法规的指导下,出台了不合格数码相机退货事宜的具体方案,方案明确承诺除通过电话退货外,在浙江增加6个退货点直接办理退货手续。
3理性的呼唤—— 经济一体化下的行政智慧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明确提出,这次查处进口劣质鞋,和以前各次对洋品牌的监管一样,希望提醒国民进一步认清一体化的本质,进一步清晰WTO过渡期结束后的竞争背景。 有关专家指出,经济一体化推进的过程,实质上是全球的资源、市场在经济体系格局中的一次重新排序,它以不可抗、不可挡的特性模糊着人们对它合理性的反思和责问。经济一体化推进的过程实际上是以市场经济先发国家为核心和标杆的,因为先发,一些国家和企业有意也有能力在设定对后发者的控制。如索尼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其本国、欧美和亚洲实行不同的标准体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种做法不一定违背其国家的法律——恰恰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但违背了一体化的大理性。 正如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所说,“我们履行着一体化的义务,却没有享受到一体化的权益”。熟悉和运用商务外交规则,只是第一步;此次烧鞋事件所蕴含的执法部门的监管平等,也是其中一步;接下来,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要求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体系中去。 郑宇民认为,“比赛场地”还没有铲平,经济全球化呼唤规则对等化:国内标准应尽快向国际社会看齐。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滞后和不一致,也已经成了我国监管部门的“软肋”。中国的监管和约束的力度应该向国际社会看齐,前提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产品质量标准必须建立、健全。 因此,如何理性审视一体化的进程,积极而不是消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因应这其中的各种变数,有意识地控制其所谓的“不可挡、不可抗”特性,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随着加入WTO后变得更为迫切,关税壁垒一经突破,行政就全面走到了维护国家、国民利益的第一线。专家说,理性的执法正在考量我们的行政智慧,包括之前列举的洋品牌案例在内且还会一直进行的行政执法,都折射出这种智慧。 随着过渡期的结束,贸易顺差加剧,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将会是常态。专家指出,如果毫无准备,就会措手不及。与其处处受制于人、事后被动应对,不如未雨绸缪,找出对方的软肋,反戈一击——找到一个解决矛盾、缓和摩擦、通过谈判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消除国际经贸纠纷的平台。 专家还指出,同时,执法理念如何凸现以人为本,也从这些理性执法中透露出来。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历程,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神话的同时,也出现了“二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和谐发展问题,城乡的二元、贫富的二元、东西的二元,物质和文化的二元等。在消费领域也同样出现了品牌消费和低价消费的二元结果,品牌的盲目和低价的盲目都呼唤着理性引导和执法维护。同时转型阶段的矛盾还表现在特殊领域的霸权和消费者弱势的冲突中。 当前,除了消费者对国际名牌应该进行鉴别和选择,不能过分迷信外,消费者个体、消费者群体、消费者协会都要增强维权意识,这不但是消费者本身权利的维护,也能帮助改善市场整体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