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平安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常山“民情沟通日”——
魅力无尽
本报记者 杨志东 通讯员 常祖轩

  常山县同弓乡竹蓬底村75岁的罗舍兴老人,今年12月15日去世了。而就在5天前的12月10日,他还饶有兴致地参加了村里的“民情沟通日”活动。今年3月份起在常山县全面铺开的“民情沟通日”活动,到12月10日刚好举行了10次,而这10次活动,罗舍兴老人一次都没有拉下。尽管老人年龄偏大,在参加这些活动时也没有提出过什么具体的意见,但他说,他喜欢这种气氛,这种气氛让他感觉回到了从前。
  常山县从2005年11月开始试点推行“民情沟通日”活动,次年3月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和社区推广这一制度。据最新的统计,这一年零一个月来,共有12万多人次参与了这项活动,活动中村(居)民共反映各类问题8224个,已解决和落实7509个,占问题总数的91.3%。
  “民情沟通日”有什么魔力和魅力,能吸引那么多像罗舍兴老人一样的村(居)民参与其中呢?

  架起干部群众“连心桥”
  3月10日,东案乡呈村村民王乌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村里的首次“民情沟通日”。
  “村里通往单坑坞、杜家的小路只有半米多宽,走路都难,毛竹运销就更难。村里有6200多亩竹林,如果这条路能整修拓宽……”王乌皮提出了一个他自认为很难、能“将”住村干部的问题。
  没想到,当月底,山路维修拓宽工程就开工了。村里对王乌皮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相关测算,根据村集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决定出资1万多元,不足部分则由村民自愿投工投劳来加以解决。很快,5公里长的羊肠小道被整修一新,改写了这条路上毛竹只能肩挑不能拉的历史。
  王乌皮的第一个难题没能“将”住村干部,到了5月10日的“民情沟通日”时,他又抛出了一个难题:“我知道村里经济困难,但我们4个护林员家庭也都不宽裕,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村里能否及时给予解决?”王乌皮觉得上次的问题是集体的事情,现在提一个个人问题,看看村干部是不是也能解决。
  第三天,4名护林员拿到了每人每年1400元的工资。
  王乌皮接过1400元钱时,说:“没想到民情沟通日还真管用。”他这个小有名气的“沟通疑”,此后每逢“民情沟通日”必到,变成了“沟通迷”。

  装上社会矛盾“减震器”
  芳村镇桐坂岗村的张贺显和黄根土是邻居。黄家是养猪、宰猪专业户,平时他总把猪栏水和宰猪水往门前的水坑一倒了事,污水流到张家门前,臭味熏人,苍蝇满天飞。两家为此产生矛盾,经过多次调解都没能解决问题,矛盾愈演愈烈,成了村里的“死对头”。
  今年3月10日的“民情沟通日”中,张贺显跑进村会议室,要求村干部帮助解决两家久拖未解的矛盾。沟通日接待工作一结束,村委会主任朱水土、调解主任朱太根立即来到黄根土家。
  “根土啊,如果张家把又臭又脏的污水流到你家门口,你会有什么感受?”村主任不留情面地批评起黄根土来。
  黄根土自知理亏,但嘴上却不认输,嘟嘟哝哝地为自己找着各种理由。“你家的污水不光让张家人不好受,还严重影响了村容环境,连过路人都要骂你的呀!”村委主任和调解主任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导起黄根土来。终于,黄根土答应建一个污水池,集中处理污水,不再影响环境卫生,还同意向张贺显赔礼道歉。
  黄家伸来了橄榄枝,让张家很受用,也铭记在心。几个月后,一年的农忙季节到了,黄根土因家中劳力单薄,正愁着一亩多稻田找不到人帮忙收割。这时,邻居张贺显来串门了。“根土啊你不用愁,你那一点田,我会帮你忙的。”
  就这样,张、黄两家闹了好几年的纠纷,在村里第一次“民情沟通日”中就解开了疙瘩,曾经的仇家成了经常串门、互相帮助的好邻居。两家重归于好的故事,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村居民主有了“议事会”
  “对于乱倒垃圾的,建议让他打扫村道……”这是青石镇周家坞村目前正在梳理的上百条来自村民所提的村规民约中的一条。
  周家坞村以前经常有村民反映林木被盗伐、家里养的鸡鸭什么的会丢失、村里的一些公用设施也常遭到人为破坏等情况。在年初村里开展的“民情沟通日”活动中,老党员连忠益提出,村里应当制定遏制这些不正之风的村规民约,积极投入到创建五星级文明村等活动中去。
  老连的提议引来了在场绝大多数村民的赞同。村两委也觉得老连的提议对于改变村风村貌、倡导文明十分有益。但是,制度制定容易,执行起来往往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成一纸空文,这在以前有过太多的教训。该怎样让这些制度成为村民们能自觉自愿遵守的“村法”呢?村两委成员觉得,还是得走民主这条路子,让村民参与到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中来。
  2月10日,又一个“民情沟通日”到来了。村干部将一份经过村民代表讨论,镇、村干部商议后确定下来的意见征集表,分发到全村每户村民家中。这份意见征集表中,有25条奖励文明行为、惩处不良歪风的条文。意见表还特别说明,欢迎村民提出更能倡导文明、改进村风的建议,以共同制定完善这份村规民约。
  4天后,全村310户村民,收回了281份反馈意见表。
  村党支部书记应木生介绍说,目前,征集上来的意见已经整理完毕,村里将依照相关规定,再通过征求村民及相关部门意见后,对村规民约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付诸实施。

  发展建设添了“动力源”
  7月10日已是盛夏季节,新桥乡塘头村的“民情沟通日”活动一如天气那样火热,因为这天村里来了几位备受村民欢迎的客人——县农业局农作物技术推广站的专家。而这些专家正是在“眼红”了的村民要求下,由村干部出面请来的。
  村民们眼红的是他们身边的种植专业户。去年,塘头村与邻近的3个村共种植高山蔬菜1000多亩,每亩获得近2000元收益。今年,尝到甜头的种植户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500亩,还有不少眼红的村民也想搞高山蔬菜种植。6月份的“民情沟通日”中,一些村民提出,村里是否能帮大家请来农业专家,指导种植技巧,指点增产高招。
  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一个“民情沟通日”,专家就被请来了,而这个沟通日,则变成了高山蔬菜种植知识专题培训会。

  肯定与鼓励

  省领导对常山“民情沟通日”制度的批示

  这是一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省委副书记乔传秀

  “民情沟通日”作法很好,全省要推广。
  ——省委副书记夏宝龙

  常山县的民情沟通日是畅通干群沟通的渠道,是了解听取民情民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形式。要认真总结常山等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供各地参照推行。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斯鑫良

  通过民情沟通日制度,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望不断总结完善,创造更多经验。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