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6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位被两度转手“倒卖”到磐安的绍兴人,一直思念故乡亲人,60年后想回故乡寻找亲生父母。但他已记不清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具体是在哪里?他左思右想,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了一封“寻亲信”,寄给了绍兴县公安局局长——
公安局长“下令”为老人寻亲

  绍兴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魏明近日接到一封磐安县仁川镇平子坑村羊茂来老人的信。这已是这位老人的第二封来信。信中老人称民警为“我娘家的人”,诚恳邀请民警到他家做客。老人特意在信上说:“你们来时,汽车可直达我们小山村……”
  老人的第一封信是想让局长帮他寻找阔别60多年的亲人。家住磐安县仁川镇平子坑村的羊茂来老人,今年74岁,60年前他被两度转手“倒卖”到磐安。60多年来,老人一直思念着故乡绍兴的亲人,他想回故乡寻找亲生父母,可他已记不清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具体是在哪里?他只记得生父名叫季加升。因此,寻亲对他来说是难上加难。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了一封“寻亲信”,寄给了绍兴县公安局局长。
  令老人没想到的是,绍兴县公安局局长魏明收到“寻亲信”后,立即发动派出所民警帮助老人寻找亲人。10多天后,民警为老人找到了亲人,而且还寻找到了老人梦里依稀的故居,令老人激动不已。

  小小年纪吃尽苦头
  羊茂来老人原本是绍兴县人,小时候,他的名字叫季金和。8岁那年,由于兵荒马乱生活无着,他的父母将他“送”给了一位外乡人。后来,因为生计艰难,季金和又先后被两户人家“买”走,最后来到磐安县仁川镇平子坑村。他没有进过学堂,也没有人教他学手艺。他一生靠种田种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在异乡,他时常想起故乡绍兴,惦念着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60年来,寻亲团圆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的脑际里。今年3月,老人鼓足勇气,决定寻亲。

  到哪里去找父母
  然而,自己年老体衰,绍兴老家依稀留给他的印象是模糊的,他到哪里去寻找父母亲呢?他左思右想,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于今年3月2日写了一封“寻亲信”,寄给了绍兴县公安局局长。
  信寄出去了,老人天天扳着手指,计算着时间,猜想着那封信,已到什么地方了。
  几天后,承载着老人巨大希望的“寻亲信”放到了绍兴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魏明的办公室案头。

  局长要求帮助寻亲
  3月17日,魏明手里捧着沉甸甸的“寻亲信”陷入了沉思。他对老人孩提时代的种种不幸遭遇深感同情,也为老人这60年来思乡之情所感动。魏明提笔批示,要求各派出所尽力帮助老人寻找亲人,以了却老人的宿愿。
  然而,沧海桑田,60多年过去了,仅靠老人所提供的一点零散记忆为线索,寻亲谈何容易。民警不怕麻烦,不顾疲劳,挨家挨户走访,一个一个排查,热情为老人寻找亲人。但好几天过去了,还是一无所获。
  这时,有民警提出设想,在绍兴的季姓,人数不多,能不能从这一姓氏中,来个“普查”,也就是在季姓人群中,大海捞针查寻老人的父亲季加升。
  民警一查,季加升倒没有查到,却发现了“意外”。原来,根据季姓人氏的居住地分布情况,他们多数聚居在绍兴县马鞍镇园驾桥自然村。
  园驾桥,这是属于绍兴县公安局滨海派出所的“地盘”。该所投入了大量警力和精力,不怕麻烦为老人寻找季加升。10多天后,园驾桥上了岁数的老人几乎都被走访遍了,还是一无所获。
  正当这时,一个消息传来,使寻亲之路一下子变得“柳暗花明”。原来,滨海派出所在组织人员走访原村支书80多岁高龄的阿牛老人时,忽然,走进来一位村民来拉家常。此人名叫季来高,他听说派出所在打听一位叫季加升的人,突然想起自己的爷爷,老人家的名字,好像叫季加由。季加升与季加由会不会是同胞兄弟?派出所立即调查,这一查,果真查出了一个结果。原来这位村民就是老人的堂孙。

  “亲人找到了”
  亲人找到了!羊茂来老人听到民警打来的电话,一时间,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3月27日,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踏上了阔别60载的故土。当地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一起,陪同老人来到了老人的出生地——马鞍镇园驾桥村。
  老人通过与堂孙季来高的交谈,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对故乡的印象。他一边走,一边看着自己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小天井,感慨万分。老人指着老房子中间一排一层瓦房的其中两间屋,说:“这儿就是我的家啊!”老人显得十分激动,“见了老房子,就好像见到了我的爹娘。”
  他回头问堂孙:“我的兄弟姐妹是否还健在?”堂孙摇摇头。老人感到非常失望。面对老屋,老人含着泪水,喃喃自语:“悔不该等到60年后才来寻亲,太晚了!假若早二三十年来这里,该有多好哇!”
  老人又转过头来对民警激动地说道:“这趟来寻亲,我的根总算是找到了。真是多亏绍兴县公安局魏明局长和民警的真情相助,是你们让我了结了多年的愿望啊!”
  几天后,羊茂来老人又一次提笔,满怀感激地给绍兴县公安局寄来了感谢信……
  (陶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