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8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天下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百名法学家到西部讲法

  “无论是听课的中央领导,还是西部的干部群众,他们的眼神都说着同样一句话——法治是中国的选择,期盼法治的进步!”中央党校政法部副主任卓泽渊,在中南海为中国最高层领导讲法治课后,又随“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走进了西部的广阔大地。短短4个多月,3万余名西部群众,和中国最高层领导一样,听到了中国顶尖法学家们的法治课。

  淮坊:检察官维权接力 青少年走向自新
  “虽然在看守所呆了一年零六个月,但我感觉自己的功课一点也没落下。明年,我一定能考上大学。”王文日前信心十足地说。王文的信心源自他没有落下的功课。而给他创造了条件的则是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
  去年2月,侦查监督科副科长刘谦在移送王文的案子时特别吩咐公诉科:这个案子有它的特殊性,在定性、情节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维权空间。公诉科副科长李金艳打开王文的案卷时有些迷惑:一个17岁的高三学生竟涉嫌抢劫、奸淫幼女、猥亵妇女、盗窃,如何维权呀?
  提审王文那天,单薄、文弱的王文望着李金艳哭了:“阿姨,求求你,让我参加完高考再起诉吧……”通过详细讯问、提取证据、李金艳否定了盗窃等罪,将猥亵妇女改为猥亵儿童,奸淫幼女改为强奸,同时认定了抢劫自首。以三罪起诉后,王文被依法判处一年半。
  判刑后,考虑到教育的连续性,李金艳建议看守所对其留所执行,并将对其教育的事委托给了监所科的同事唐玉暖。接到“接力棒”的唐玉暖特别关心王文的生活和学习,帮他安排学习时间和辅导人员。
  据统计,近4年来,该院共提审教育在押青少年261人,上大课教育39次,回访考察136次,帮助其解决就业、复学等方面的困难66人次。                  
  (潘祎)

  呼和浩特:地沟油有法可治 保百姓餐桌安全
  首部用法规形式规范废弃油脂管理,保障百姓餐桌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呼和浩特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条例》已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将于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新建产生排放单位和收集加工单位应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项目配套建设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产生排放单位必须如实申报废弃食用油脂的种类、数量、去向和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等有关情况;排放的含油废水必须达标,并按规定缴纳排污费或污水处理费。
  收集加工单位必须有符合环境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建立废弃食用油脂来源、数量和去向的生产经营台账;废弃食用油脂回收人员必须取得“废弃食用油脂清收证”后方可“上岗”。
  条例除对废弃食用油脂产生排放单位和收集加工单位规定了处罚条款外,还对环保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规定了责任条款。
  (史万森)

  尊崇法治
    准备用3年时间,重点对党政干部、政法干警、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和大学生等普法。
  今年7月中旬,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联合启动了“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准备花3年时间,重点对党政干部、政法干警、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等普法,今年先为西部12个省份“送法”。
  卓泽渊是今年到中南海讲法治课的法学家。得知消息,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于7月25日在陕西西安进行了第一堂讲座: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
  加入“双百”队伍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利明第一次踏上内蒙古的土地。他曾3次为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法治讲座。内蒙古赤峰市这堂课,他讲的是正在制定中的物权法。讲到兴头处,礼堂突然一片黑暗。原来停电了。
  黑暗中,王利明没有停,平静地接着讲;黑暗中,台下没有一个人动,安静地接着听。5分钟后,礼堂亮了,讲课继续。王利明的心里热乎乎的。

  法律“天路”
  30位知名法学家在西部举行了40场报告会,听众达3万余名,其中包括30位副省级以上领导
  向西,再向西,来到那最高的地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美的8月,海拔3700米的拉萨市迎来“双百”送法人——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教授一行。到西藏讲法治课,袁曙宏是第一次。他让法治课充满了“藏”味,听众掌声如雷。
  西藏的4场法治报告会,听众多达4800余名,场场爆满,最多一次在西藏大学听众超过3000名。“这样高层次的上门普法,西藏还是第一次。”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宾宜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我们深入思考西藏的法治建设带来启示。”
  西藏日喀则、宁夏固原、新疆喀什、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这些边远地区,吃上了丰盛的“法治大餐”。“双百”法治报告会7月启动以来,30位知名法学家在西部12个省份举行了40场报告会,听众达3万余名,其中包括30位副省级以上领导。

  为法呐喊   
  一场法治报告会可能影响一名听课人的一生。希望依法治国的理念传递到更多人心中
  73岁的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李步云,有着年轻的声音,发出的却是依法治国的厚重之音。金秋10月,李步云随“双百”法治报告会来到重庆。重庆大学的大礼堂里,千名学子近乎虔诚地听李老讲“依法治国”,3个小时一晃就过。
  “法学界要用自己的全部行动,推动全民族法律意识的提升。”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从西部贵州,讲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国家机关专场。他说:“法学家走出书斋,迈向社会,是履行法治建设分工的天职所在。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解决中国问题方案的法学家,才是人民需要的法学家。”
  明年,“双百”法治报告会将从西部走进东北和中部,后年再走进东部。
  (吴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