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7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滴未干的血迹破大案
陈晓华 徐金春

  39台变压器接连被盗,造成上千万元损失,宁海警方全力破案。近日,凭借在现场提取的血样,警方终于将变压器大盗揪了出来。

  变压器不冀而飞
  2005年2月,宁海县接连发生变压器被盗案,全县15余个乡镇里的39台露天变压器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先后被盗,案值达40余万元,造成的损失更是上千万元。
  盗贼相当狡猾,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连现场周围的痕迹也被仔细清除,这使得案件侦破工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
   
  现场找到血迹
  2005年2月28日凌晨,驻守在宁海县强蛟镇的浙江边防总队峡山边防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后舟村发生变压器被盗案,一台价值万余元的农用变压器不知去向,造成全村停电。
  边防官兵立即驱车前往现场。但令边防官兵感到非常失望的是:经过近6个小时的现场勘查,仍然未能提取到任何有破案价值的线索。
  难道狐狸真能把自己的尾巴藏得这么好?不服气的边防官兵们顾不上吃早饭,继续反复勘查。终于,在写有“高压危险”的红色提醒语的边上,边防官兵发现了一小滴未干的血迹。他们当即运用刑事技术进行了提取。
  当日,峡山边防派出所便将提取到的血样送交宁波市公安局痕迹物证比对中心进行DNA鉴定。
  等待总是漫长的,经过一年多来比对中心的无数次比对,今年4月5日,振奋人心的结果终于出来了:峡山边防派出所送交的后舟村变压器被盗案件现场血迹与金华监狱里的服刑人员杨某的基因比对认定完全一致。

  一不小心留下铁证
  2006年4月10日,峡山边防派出所派员赶赴金华监狱提审了杨某。刚开始,杨某坚决不承认曾经盗窃过变压器。但在DNA鉴定结果的铁证之下,杨某只得交代了自己伙同安徽人毛某等人在宁海县疯狂盗窃变压器的事实。
  据杨某交代,2005年1月,一心希望“轻松搞钱”的他想到自己还有懂一些电气知识的“特长”,便打起了露天变压器的主意。他很快物色了毛某等几个“铁哥们”。杨某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毛某等人的响应。
  从2005年2月起,这伙人便开始分工合作,白天分头到各乡镇村落进行踩点,选取目标,晚饭前回来开碰头会,制定方案,选择路线,准备工具。正式行动前,他们还要先派人进行沿线探路。
  杨某还交代,为了做到不留一点痕迹,他们每次作案都要求必须戴手套“作业”,而且在“作业”时规定不能抽烟和说话。得手后,还要对“战场”进行打扫,脚印、车印都要全部清除。
  至于现场留下的那滴血迹,杨某回忆说,2005年2月28日在作案时,虽然他和往常一样非常小心,但在分解变压器时不小心将手指划破了一点,因为伤口特别小,所以没有太在意,却没想到那一小滴血竟然成为了铁证。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审讯中杨某说,他早就明白常在河边走肯定要湿鞋的道理,所以偷了39台变压器后,他不再偷了,而是“改行”开始抢劫了,结果因抢劫事发而入狱。
  正在监狱服刑的杨某之前还很庆幸,自以为以前的盗窃案将永远无人知晓了。没想到,他自己的一小滴血最终将他“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