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五版: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长兴人的力量来自法治

  “浙北明珠”长兴的迅速崛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和探究的目光。“长兴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长兴人坚定不移地贯彻省委“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治建设结出的硕果。长兴人懂得,法治的力量是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之“看不见的发动机”。长兴人的民主思想和法治理念,长兴人的秩序观念和权利意识,是他们创建和谐社会、争取幸福生活所展示的“软实力”。

  “三五机制”春风化雨

  “开枫桥经验之花,结洪桥经验之果”,1996年长兴县组织去枫桥学习后,对洪桥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洪桥镇从1997年开始,逐步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五步调解法”,从去年开始又推出了“五先工作制”和“五巩固措施”,正是凭借这三个“五”,洪桥镇及时有效地预防、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五步调解法”花落洪桥
  “五步调解法”是洪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特色菜”,有了这五道“菜”,平安与和谐才有了保障。
  以德以情,抓好民间调解。发挥民间力量,主要针对妯娌不和、婆媳龃龉、不敬老爱幼、邻里口角等家庭邻里纠纷实行个别说理劝解。
  明确职责,抓好责任调解。对于通过民间调解不成功的纠纷,按照村级治调组织“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村(企、居)调解组织按纠纷发生地管理原则调解处理。
  提高素质,抓好责任调解。加强村级调委会班子建设,组织参加多种方式强化培训,推行每月各村治调干部来镇司法所上挂坐班工作制,指导提高治调干部素质。
  发挥优势,抓好协助调解。对于基层能调处但没有把握的纠纷,司法所、镇调委会不包不揽,而是协助基层调委会做好纠纷调处,走好第四步协助调解。
  立足中心,抓好支持调解。对于基层调处无效或跨地域、部门的纠纷以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突出的重大疑难纠纷,司法所和镇调委会则出手支持调解。

  “五先工作制”在这里延伸
  洪桥镇健全网络工作在先,各村均建立了综治办、调委会、护村队、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站及外来人口登记工作站。宣传教育工作在先,通过“一十百千万”活动来促进全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分析预测工作在先,把触角伸到各个自然村和企事业单位,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全面有效地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专项整治工作在先,对于预测排查工作中发现的普遍性、区域性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整治,消除隐患。依法行政工作在先,全镇推行政务、村务公开,规范职能工作行为,同时强化了镇人大、纪检部门和群众监督,有效防止了因不当行政行为引发的矛盾纠纷。

  “五巩固防控体系”新鲜出炉
  如果说“五先工作制”着眼于预防,那么洪桥镇正在尝试推行的“五巩固防控体系”——关注动向防反弹、解决问题抓源头、提出建议堵漏洞、倒查责任追原因、宣传教育再引导,则着眼于当矛盾纠纷成功调处之后,“旧病不再复发”。
  几年来,“五步调解法”的成功运作和去年首推的“五先工作制”,以及正在推行的“五巩固防控体系”,使洪桥的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符合新形势发展的新的预防、调解防控体系。洪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因此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施小良)

  “包公”为百姓合法权益撑腰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一直是长兴县人民法院的办案宗旨。该院切实把司法便民、安民、利民、亲民和取信于民的具体措施贯穿到审判工作中,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
  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对弱势群体积极给予司法救助。一名来自安徽省的民工张某在为施某从事房屋装修的油漆过程中,不幸从二楼坠落,摔成高位阶瘫痪。事发后,房东施某和油漆店老板只给了一小部分钱,拒绝支付原告张某的医药费。此时,张某家已是债台高筑,家中还有一瘫痪的母亲和3岁的小孩需要照料。张某的父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精神近乎崩溃。无奈之下,张某向长兴县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身损害赔偿,并且申请了先予执行。法院民庭办案法官在接手案件后,详细调查了案件的整个情况,同意让原告缓交诉讼费用,并决定对两被告采取先予执行措施。在对两被告晓以法律,动以情理,被告仍无动于衷后,民庭法官采取果断措施,对两被告进行行政拘留,当天两被告就主动拿出了先予执行款。就这样,张某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先予执行部分得到了圆满解决。
  长兴县法院想方设法解决老百姓“打官司难”,该院推行的代办立案、立案窗口指导起诉、受理口头起诉等便民措施,得到了百姓的肯定。去年8月,吴山乡一位80多岁的老汉因为子女抚养问题,到和平法庭求助,按照常规他需要向法庭递交状纸、预交诉讼费、到长兴法院立案等。考虑到老汉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法庭工作人员就按照便民措施,对老汉进行了如何打官司详细的口头指导,并代老汉到法院立了案。结案那天,老汉激动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法院。
  2005年,该法院受理社会弱势群体的口头起诉案件5件,通过指导诉讼立案260人次件,代办立案84件,且为法庭服务区群众提供多起司法服务。
  (钱卫彬)

  岕里有个民警叫晓白

  岕,原意是两山搭界的小道,也就是山沟的意思。在长兴县西北部与江苏毗邻处有一个煤山岕,是一条不足10公里长的山沟,实有人口近万人。蒋晓白就是这个山沟的责任区民警。
  岕里民营企业多、矛盾纠纷多,且村民大多聚族而居,宗族观念浓,案件发生后调查取证难,调解处置难,民警都不太愿意到该警务区工作。可晓白在岕里一干就是6年。期间,警务区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还担任了中层干部,而晓白却依然如故,不记个人得失,整天忙碌着走村入户,为民排忧解难。
  晓白今年已44岁了,儿子在县城读高中,因为这个原因,晓白前两年贷款在城里买了套商品房,但为了方便在岕里工作,晓白只在新房子呆了不足10天,儿子也只能住校,双休日仍然回到他在煤山的租房里。
  走进岕里,只要你一提及蒋晓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岕里有许多人家把晓白的手机号码记在墙上,岕里的老百姓有事报警一般不打“110”,而直接打蒋晓白的手机,他准会及时赶到。
  岕里地处偏僻,过去交通不便,盗抢案件发生的比较少,村民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近年来,开通了至江苏宜兴的两条公路,流窜犯罪案件逐渐增多。为加强防范,遏制案件多发势头,他挨家挨户发放防范宣传手册,走进企业苦口婆心劝说业主安装物防、技防装置。岕里西川村路边有一家百货店,防范措施不到位,蒋晓白三番五次登门宣传,店主不愿安装CK装置,碍于情面,推说手头紧,没钱装,晓白就提出先安装,费用由自己垫上,店主什么时候有钱了再还。CK安装好不久,店主刚进了一批货,当晚即有小偷上门,由于警铃大作,吓跑了小偷,避免了损失。店主逢人便夸CK装置真灵,2005年下半年,又主动提出再安装一处探头。如今岕里的许多村民家中都安装了CK报警装置,有效预防了案件的发生。
  (刘银珍)

  神奇的“编外检察官”

  自2004年以来,长兴县检察院以创建省级“科技强检示范院”为契机,立足自身实际,着力加大科技强检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科技这位“编外检察官”展示了它神奇的魅力。
  该院从检察工作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科技强检三年规划》,合理规划2004年至2006年科技强检建设。按照“先进、实用、节俭”的原则,该院购置了高性能服务器,配置电脑,打造性能优良的三级网络和现代化办公硬件体系;完成了讯问室、询问室、谈话室、心理测试室和监控指挥为一体的警务区建设及驻看守所检察讯问室建设,推进了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建立了远程公诉观摩指挥系统和多媒体视频中心,开通了远程公诉观摩指挥、侦查指挥、电视电话会议等功能,开创了省内同类系统的先例。
  为了有效提升科技强检工作的持久性,长兴县检察院又把准心瞄向技能培训。通过招考电脑专业人员,进一步配强技术力量,努力促进人尽其才,把他们从“修理工”、“高级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主攻信息装备的开发和利用。该院自行开发了集行贿人资料库、查询库、公示库为一体的数据库,设计了刑事案件网上办案共享模块等。另一方面,采取集中学习、个别辅导、严格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培训,组织干警以赛促练,推动应用,收效良好。
  (吴倩颖)  

  综治进民企 构建平安网

  “谢谢企业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谢谢工友们的支持!家里的事情处理完后,我马上回厂里上班!”这是在长兴县永达集团务工的老张接过企业和工友们的捐款后发自内心的话语。家里发生火灾后,焦头烂额的老张连想都没敢想的事情发生了:老总亲自登门,企业无偿捐助1万元,全厂职工捐款。这是永达集团在建立综治组织后,发生的一个故事,也是长兴县大力推行企业建立综治组织发挥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长兴县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使民营经济呈现出了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实力增强的良好态势,成为全县的经济主体。与此同时,加强企业的综合治理,建立企业综治组织,及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引导企业预防、减少和化解矛盾纠纷已势在必行。
  为此,长兴县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网络机制引入企业,营造企业内部及周边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长兴县的综治进民企内容有多方面:一是矛盾化解进企业,企业内部有专兼职调解人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二是治安防控进企业,完善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的治安防范能力;三是法律服务进企业,定期组织法制宣传,提高企业主和员工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意识;四是安全生产进企业,建立防火、防工伤事故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五是公共安全进企业,建立预防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职业病防治等公共安全事故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综治进民企,充分发挥了企业法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促进了企业治安综合治理法人责任制的建立和实行,通过把企业信用度、知名度与社会责任感及综治工作水平、治安稳定程度等有机联系起来,把履行综治职责的好差与企业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紧密挂起钩来,确保了企业“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目前,全县已在夹浦镇工业集中区进行综治进民企的试点工作,县公安局、司法局、环保局、工商局、安监局、劳动和人事保障局等职能部门主动下沉指导帮助企业建立综治组织,落实管理职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刘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