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也不求,我只要和其他母亲一样,想女儿了,随时可以去看她。”44岁的农妇张荷花拿着女儿小美的两张照片,哭红了双眼。22年前,丧夫的张荷花改嫁,年幼的女儿归婆家抚养,次年,女儿被“抱养”给他人,从此,张荷花连见女儿一面都成了奢望。婆家的绝情、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一幕骨肉分离的悲剧上演。4月22日,记者来到故事的发生地绍兴。
突变:丧夫失女,祸不单行 张荷花的家在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村庄,几间朴素整洁的农舍就是她现在的住所。张荷花现在的丈夫善良厚道,两个小女儿乖巧伶俐,如果不是牵挂着与前夫所生的大女儿小美,张荷花的生活算得上平静和美。 一提起小美,张荷花的眼眶就红了。“我对不起孩子,我走后,20多年了,我都没陪过孩子一天。” 断断续续地,张荷花向记者说起了埋在心中20多年的伤痛…… 我老家在嵊州。1981年,我与绍兴县平水乡某村的娄建成结婚,次年有了女儿小美。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很安定,女儿的出生更是给我们原本平淡的家庭生活增添了欢乐。 因为家庭经济一般,婚后,小美爸爸一直在富阳做小生意,是我在家与女儿两个相依为命。看着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心里非常满足,我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女儿会离开我,而且再见她一面有这么难。 我永远都记得1984年,这一年上半年,我丈夫意外死亡,我还没从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中缓过神来,更多的打击又来了。 小美爸爸死后,婆婆与我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我已经没办法在婆家呆下去了。这时,我爸爸也劝我改嫁,并帮我找了一个男的,就是我现在的丈夫。要改嫁了,我想带走我的女儿。可婆婆却把小美藏了起来,不许我见她。“这是我的孙女,不许你带走她!”我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在婆家门口哀求了多少次,邻居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帮我说话,可婆婆就是连门都不让我进,更不给我看一眼女儿。我也找过村委会,但没用。 万般无奈之下,1984年9月7日,我和小美的伯父在村委会的主持下签了一份调解书。调解书写明:(小美)归伯父抚养,娄建成的一切遗产亦归伯父继承。娄建成生前债务和1984年欠大队电费、农业税债款全部由张荷花一次还清……就这样,我帮前夫还清了债务后,两手空空离开了婆家。 1985年,有一个婆家邻居急匆匆地找到我,告诉我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你女儿被你婆家送人了!”
寻女:20余年,仅见两面 几经打听,张荷花得知女儿被抱给了绍兴镜湖新区灵芝镇一村民抚养。张荷花当即跑到灵芝镇寻找女儿,好不容易找到女儿养父母家,却被轰了出来。“你婆家说你不要女儿了,现在你来干吗?”几个月时间,张荷花连着往灵芝镇跑了6趟,有一次女儿都哭叫着从房间里冲出来了,却都被其养父母拦了回去。张荷花只好远远看了女儿几眼,无奈回了家。 20多年来,张荷花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女儿。一有空,她就打听女儿的情况,读哪个学校了,在哪里打工了。女儿17岁那年,经打听,张荷花在灵芝镇的一家服装厂见到了已长大成人的女儿。女儿一声犹疑的“妈妈”,让张荷花一肚子的苦水化成了开心的泪。可女儿接下来的话让张荷花再也笑不出来了:“你不是我妈,你当初把我卖给别人养。”十几年了,小美对自己亲生母亲有了深深的怨恨。女儿的这句话,让张荷花伤透了心。无奈,张荷花再次哭着回家了。事后,张荷花仍去服装厂寻找过女儿,却再也找不到女儿了。 2004年4月14日下午,张荷花意外接到小美的电话,女儿告诉她,自己快要结婚了。之后,又没了一丝消息。“女儿到底嫁到了哪里,我这当妈妈的都不知道!”张荷花又抹起了眼泪,这位母亲最终还是没能喝上女儿的喜酒,没能亲眼看到女儿当新嫁娘的样子。 张荷花最珍贵的宝贝就是女儿的两张照片。照片是女儿十七八岁的时候,张荷花的父亲从娄家讨来的。照片上小美青春美丽,笑靥如花。两张照片都已经非常毛糙,跟记者谈话的时候,张荷花的手没离开过照片上女儿的脸庞。
民声:有道德的秤,缺法律的星 张荷花说,小美当年被婆家送养一事,当时的村里无人不知。 记者来到村里,张荷花婆家一个上了年纪的邻居王老太告诉记者:“太可怜了!自己的亲孙女、亲侄女,就这么抱给别人家,孩子她妈流了多少眼泪啊,就是不让她见女儿!”对于做哥哥的拿了弟弟的遗产却不养弟弟的孩子,硬生生要张荷花母女分开,她摇头直说:“想不通,作孽!”
另一邻居杨老伯说:“我们也劝过她婆家,不要让人家骨肉分离,太惨了,可他们不听,不要我们管,还是把孩子给了别人,不让张荷花见小孩。”他说,村里人都说张荷花婆家的心肠太硬了,谁没有孩子,谁没有娘啊!
因为小美的伯父手术住院,记者未就此事向其当面核实。伯父的女儿在电话中表示,仅知道小美被送人一事。得知从道义上说,父亲有抚养小美的义务却没尽责,她沉默了。 在这起悲剧中,对于道德、诚信,百姓心中有杆明白秤;对于法律,却少有几个明白人。 1985年,张荷花曾找过女儿养父母所在村的村委会,村干部一方面表示张荷花有权利探望女儿,而对于养父母涉嫌非法收养小美的行为,村委会、村民和张荷花均懵懂不知。当时,张荷花曾给绍兴县法院写过信,想让法院帮她找女儿,法院回信让她去一趟,但后来张荷花没去,能帮她维权的法律程序也就一直没有启动。 回顾整个事件,无论是涉嫌非法送养儿童的张荷花婆家,涉嫌非法收养儿童的小美养父母,还是村委会,替张荷花心焦的村里人以及张荷花自己,都没有起码的法律知识,这事一拖就是20余年。 “我也不想起诉谁了,我只想能随时看看女儿……”如今,听说了一些法律知识后,张荷花这样说。女儿已经和养父母形成了事实上的收养关系,并且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了,张荷花只想女儿能够谅解她,接受她。愿小美能化解心中的误会,早日与母亲相认。
(文中人物为化名)
律师点评: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涛表示,如果证据确凿,张荷花的婆家送养小美的行为应属违法,而小美养父母领养小美的手续不全,也属非法。小美伯伯违背调解协议私自将小美送养,上了法庭也是理亏的一方。如果张荷花在小美未成年时打探视权官司,或者告其养父母非法领养,“或许早就跟女儿团聚了”。而现在,因为小美已经成年,拥有行为自主权,张荷花很难从法律途径实现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