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盗划走百万巨款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姚海波
为了跟情人一起过上好日子,舟山某企业的财务系统管理员傅某利用工作之便,通过网络划拨系统窃取了230万余元的巨款。日前,5名涉及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舟山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捕。
为网恋铤而走险 今年27岁的傅某是舟山一企业财务电脑管理员。2004年7、8月份,傅某以“晴空”和“武圣关云长”网名在网上聊天时,认识了网名为“我想有个家”的吴某。吴某来自安徽,因与丈夫不和,只身带着女儿到绍兴打工。两人通过网络视频一见钟情,之后频频相约到宁波见面,下馆子,开宾馆。傅某因工资较低,所有开支均由吴某买单。为了能和情人的日子过得更滋润,囊中羞涩的傅某总想一夜暴富。2004年底至2005年初,他竟动起了“靠山吃山”盗划公司网上账户资金的念头。傅某把这一想法告诉情人后,吴某起先没有同意,但在傅某的坚持下,吴某默许了。 策划丝丝入扣 傅某与吴某为此精心谋划了一年多,对每一个作案环节都精心设计,反复推敲。 最初,傅某想采用黑客攻击的手段直接从公司的网上银行账户盗划钱款。为此,他悄悄租借了单位的空宿舍,买来二手手提电脑和多种“黑客”软件,但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始终无法攻克网上银行的严密防护系统。 与此同时,吴某协助傅某实施相关步骤,积极联系负责洗钱的下家,并做好了用于接收赃款的银行卡。吴某先物色到其丈夫的同学河南籍男子张某帮他们洗钱,之后又找在深圳工作的老乡曹某一起作案。3人和傅某一起商量如何作案和分赃,并达成了“三七分成”的协定。傅、曹还商定,为逃避公安机关侦查,曹某负责找一家公司接收盗划的款项,然后再将此款转账到另一家公司账户后提出。
作案只用3分钟 1月17日上午,傅某再一次使用笔记本电脑打算侵入公司财务电脑的网上银行系统替换批量单子,最终因网速太慢而以失败告终。之后,傅某决定直接到装有网上银行系统的公司财务专用电脑上作案。 当天中午,傅某偷偷拔掉了电脑网线,造成财务专用电脑发生故障的假象。和他事先设想的一样,会计果然叫他来修理电脑,自己则离开单位去银行转账。于是,傅某以修理电脑为名,向财务室的出纳索要了财务专用电脑的认证卡和密码,登录网上划款系统后,按程序输入事先准备好的划账单,分6笔共划出230多万元。 盗划成功后,傅某以上厕所、买烟等名义离开财务室,制造案发时不在现场的假象。接着,傅某又对财务专用电脑进行了系统重装和格式化,试图消除作案痕迹。 洗钱“竹篮打水” 谋划了一年多的犯罪计划终于成功实施,傅某又激动又害怕。他打电话给吴某,说他们很快就会变成富翁,可以买房一起过上好日子了。因为按事先约定,这笔巨款的70%,即160多万元应该很快打到吴某代做的银行卡中。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1月17日作案到25日被刑事拘留,傅某翘首企盼的巨款竟连一分钱也没捞着。原来,钱都被负责洗钱的曹某“黑吃黑”了! 为了将钱成功洗出,曹某找到了老乡杨某,花钱在黑市买了深圳某公司的专用账号,并与地下洗钱公司“深圳某投资咨询公司”进行谈判,由对方出面转提钱款,事成后给对方千分之七的“走账费”。 1月17日傅某将款盗划后溜出财务室,在厕所打电话通知曹某“已完成任务”,当226万元款项被转到“深圳某投资咨询公司”账户后,这家地下洗钱公司将166万元先后分两次交给曹某,其余以“警方已经发现,已在追查”为名,拒不交给对方。曹某默认后,压根就没想把钱交给傅某,他给了张某11万元港币,杨某28万元港币,其余私吞,每天进行高档消费,并去赌球、赌六合彩。他被警方抓获时,身边只剩下30余万元港币了。 策划了一年多时间,冒着巨大风险盗得的巨额,傅某居然连影都没有见到,而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如今,傅某要面对的不是甜言蜜语的二人世界,而是冰冷寂寞的高墙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