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引出了一个企图通过检举立功来减轻处罚的举报人,扑朔迷离的案件在警方的细致侦查下终于真相大白。
肇事逃逸案件 侦查遇阻 2005年11月17日下午3时许,一辆牌号为皖K·51XXX的白色长安牌七座面包车由温瞿公路往瓯海方向行驶,当行至郭溪镇路段时,面包车将一骑自行车的老人撞倒在地。这时,一神色慌张的男子从车上下来,发觉老人伤势不轻时,立即佯装打电话,弃车仓皇逃走。 路人把老人送到了医院,但因伤势过重,老人死亡。温州市交警四大队通过查询,很快发现肇事车的牌照系伪造,皖K·51XXX牌照应为一辆白色五十铃汽车所有。交警部门通过对肇事车的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的核实,终于查清此车原始牌照为浙C·BC5XX,车主是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某村委会。 可此车前段时间停放在永嘉桥头镇路边时被盗。民警通过走访了解到,肇事司机系外地人,30多岁,1.7米左右,四方脸,浓眉。因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线索,这起盗用车辆、伪造牌照又肇事致人死亡而弃车逃逸的案件被迫悬置。
检举立功线索 疑点重重 今年2月12日,交警接到瓯海区看守所的举报线索,该所贵州籍在押人员夏某称其老乡“鬼子”曾开车撞死一名骑自行车的老人。交警发现,该举报线索中的一些细节和当时事故现场情况非常吻合,于是立即提审夏某。但夏某称对“鬼子”的具体姓名、哪里人、详细的落脚点等情况都不知道。案件又被悬了起来。 3月12日,瓯海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终于将涉嫌绑架的“鬼子“袁某抓获归案。交警部门立即对袁某进行审讯,但袁某对交通肇事的事情一头雾水,对交警的问话更是一问三不知。 于是,交警部门又一次对事故进行分析,终于发现了漏洞:肇事司机30多岁,而“鬼子“袁某才20出头,身材也瘦小了许多。根据这些疑点,3月21日,交警再次提审了检举人夏某,案件终于有了突破。夏某供认,自己偷得七座面包车后装上假牌照,准备将此车用作于盗窃的作案工具,不料11月17日发生了交通事故,便弃车逃逸。
幻想减轻处罚 祸嫁他人 夏某是贵州省毕节市人,长期混迹于温州。2005年12月13日凌晨,夏某伙同何某、梅某等人持刀绑架了两名经营服装的乐清籍女子,不但将其身上所带钱财洗劫一空,还将她们银行卡、存折里的现金全部提走,并打电话给其丈夫勒索10万元。 瓯海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经过侦查布控,将夏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成功地解救出人质。经审讯,又破获了另一起绑架人质勒索8万元的特大案件,及10余起持刀抢劫案件和2起盗窃汽车案件。 夏某自知罪孽深重,就动脑筋通过举报立功以减轻处罚,由于知道“鬼子”袁某在绑架案发时侥幸逃脱,他便决定将自己的交通肇事案件嫁祸于袁某向警方举报。但他万万没想到,“鬼子”同样落入法网,这起精心导演的检举闹剧最终以自己“检举”自己的结果草草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