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1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致命的木棍猛击开玩笑的老潘
新昌“激情命案”引出“心理危机干预”思考23
魏斌 王樟 林俞翔 文/摄

  ●老潘在工地上突然蒸发
    平时喜欢说说笑笑,玩笑话一天到晚讲不完的老潘,做梦也没料到,3月9日晚上8点多,他的玩笑话说到了尽头。这个晚上,老潘的心情依旧不错,在新昌县城关西郊的一厂房工地上,老潘和他的另外两个搭档,边干活边开玩笑,同伴老王记着老潘生命中最后的一句话是:“注意安全,不要跌倒,钻进洞里去要死掉的!”老潘此话出口大约数十分钟后,他就再也没有出过声。直到人们发现他静静地躺在施工厂房的一角为止。
    这天晚上8时多,平时老潘、老王和小张3个人为一组干活的中间,少了一个人:老潘不见了。老王问小张:“正在忙着活,这老潘上哪去了?”小张说不清楚,老潘好像下楼去了,小张还特地加上一句:“他好像是从楼梯上下去的,应该不会走远。”老王这边应声着,但他并没有注意到小张脸上的表情,两人继续干活。很快两人便觉着干活出现了不适,因为他们是3个人一组,少1个人活就干不了。
    “我们去找找他吧,下楼拿东西也不该这么长时间。”老王再次提议。于是,老王在前,小张在后一起下楼去寻找他们的搭档老潘。说起来,3个人的关系一直来还算不错,都是新昌人,老潘喜欢多讲点话,尤其是讲笑话,小张话少些,老王的话不多不少。
    刚才还好端端的老潘不见了,工地上很快就有人加入到寻找的队伍。有人说:“莫非老潘是在和我们开玩笑,他平时喜欢开玩笑,故意躲着我们。”“不可能,工地上的活这么忙,老潘再怎么也不会像个小孩子。”
    大家边讲边找。一路人马从一楼找上来,一路人马从4楼找下去。保安拿着手电筒照着亮,大伙找到2楼,突然停住了脚步,2楼中央有人躺着,手电光一照,是老潘。人们赶紧围过去察看,老潘已声息全无,头上全是血,躺倒的地上也有血。
    报警!有人分析,老潘应该是在干活中摔下2楼的,也有可能是触电受伤。老潘被迅速赶到的医院急救车送往医院,途中老潘心脏停止跳动。鉴于事发突然,“110”指挥中心在接报后立即指派民警来到现场调查。
    
    ●老潘从洞口坠落咋还会自己盖上洞口的盖?
    “警察到底是警察,他们看问题和判断事物的角度就是和我们不一样。”这是当时所有在场听到过警察分析老潘坠楼事件的施工人员的众口一词。
    民警们现场案情分析会开完后,得出的结论是——老潘不是坠楼,更不是触电身亡,老潘死于他杀!
    此言一出,立刻震惊全场施工人员。民警分析,如果是坠楼,4楼洞口为什么会有少量血迹?而3楼的铁架上怎么也会有血迹?如果是坠楼,洞口盖为什么会是盖好的?人坠落下去,洞口盖应该是开着的。并且,老潘倒地的2楼周围,没发现任何可以引发老潘触电身亡的近距离电设备。附近虽然有电设备,但离死者位置较远。电设备所用的均是包线而非裸线,电线没丝毫损坏的痕迹。
    那么谁和老潘有着如此深仇大恨?经调查,老潘虽喜欢开玩笑,但在工地上,还不至于玩笑开到有人想杀了他。但警方不排除“激情杀人”的可能性,这种凶杀,大多没有任何先兆,事态发展极快,凶手和被害人一般谁也无法预料每一分钟后将会发生什么情况,还有大多数情况下,凶手事后会后悔,后悔只顾事发时图一时之“快”。
    当晚,排查工作火速在工地人员中展开。毫无疑问,警方排查工作首先从与老潘最接近的两个人中开始。老王和小张很自然地成了警方调查对象。
    
    ●谁是凶手?凶手何以要置老潘于死地?
    事后,经办民警一致认为,此案无论从案情的本身,还是从破案的难度看,它都不是一起疑难案件,但它从中所引发出来的问题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老王等施工人员很快被警方排除了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且有多个人员证明,老王他们不在现场的事实。剩下来就是小张!
    小张今年28岁,他和今年56岁的老潘相比正好小了一半岁数。小张叫张叶南,新昌儒岙镇天姥新村人。张叶南生性言语极少,性格内向,不善和人交往。民警问张叶南有谁能证明他在老潘身亡这段时间的去向。张叶南先是什么也不说,头低着好像在想心思。民警继续追问。
    “如果,我找不到证人,是不是就会认为我杀了他?”张叶南开口道。
    “这么大个工地,你就找不出个证人?当然,我们不会随便怀疑人。”
    “我干吗要找证人?我干吗要杀老潘啊,大家在一起好好的,他该杀吗?”
    张叶南被问急了,眼睛通红,讲话的声音有些激动。显然此举表现反常。民警们乘胜追击。张叶南时而回答,时而沉默无语。
    “我火死了,他惹我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该杀!”3月10日下午,张叶南积压了多日的火终于爆发。此时的他,表现出非常的“痛快”。他似乎希望把所有的话全部讲完,一吐为快,就像几十个小时前他把老潘从洞口扔下去一样。
    张叶南说,他和老王还有老潘在4楼厂房里浇铸水泥墩柱,他们一起合作,本应该是没有矛盾出现的,但一直让他感到窝火的是,老潘“太要讲话了”,有时开玩笑开得他无言以对,
    他今年28岁,长相又老,还没结婚,心里本来就感觉低人一等。“你说,老实人被激怒了,我要不要翻身啊!”那晚,两人开始还在好好的讲着什么。讲着讲着,两人又一次发生争吵,张叶南火气冲天,他感到眼前的一切都不美好,工地干活累不说,伙食也不行,晚上还要加班等等,这边老潘刚好在讲:“注意安全,不要跌倒,钻进洞里去要死掉的!”(老潘经常这么讲,一般情况下,此话没什么恶意)听老潘讲这话,张叶南烦死了,他火冒三丈地接住老潘的话说:“你先死,还是我先死!”这时,老王正好去一楼拉搅拌水泥浆,4楼工地上就他们两人,少了劝架的人。张叶南在争吵中,操起身旁的一根木棍,朝老潘头部狠狠抽去,老潘遭袭击,很快倒地昏迷。
    “要让我死,就让你先死!”此刻已完全丧失理智的张叶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掀开盖在4楼洞口上(厂房用于连接下面车间机器的接口)的木盖,用力将老潘头朝下扔下,几声“嘭、嘭”沉闷响动后,一切归于平静。张叶南把木盖盖上后,继续干活。
    “把老潘扔下去,我对不起他,可谁又知道我的痛苦和烦恼呢?”张叶南边说边显露出痛苦万丈的表情,他说,他其实太需要被人理解了,年纪轻轻在这样没有任何味道的地方干活,有时老潘的笑话(主要是一些黄色荤话),会给他带来一丝轻松,有时却让他听着烦透了,感觉老潘甚至另外施工人员说什么话都像是在说他,他想和人交流、沟通,但因为知识面不够等诸方面原因,这种“交流”几乎等于零。现在想来一切都太晚了!
    3月12日,随着凶案中的一根“致命木棍”被警方以“大海捞针”式的搜寻,最终得以确认后,“3·09凶案”宣告全面侦破。28岁的张叶南,将为他的一时“冲动”付出巨大代价。
    
    编后:
    开玩笑,这似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适度的开开玩笑,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然而,世界上任何事都有个适度的把握,开玩笑同样如此。本案所揭示出来的问题就是,开玩笑如果不把握一个“度”,同样会酿出惨祸。同时,本案还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像案件里的几个人物一样,一旦发生被玩笑激怒的情况,心态该作怎样的调整?切忌由“心理障碍”发展成为“情绪躁动”,进而导致“心理变态”和“行为反常”,最终酿成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
    血案尘埃落定,然而,血案中所引发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折射出一个严重的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个人,无论他在哪一行,他的心理健康与否,实在是太重要了,它不仅关系到个人,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谁都不能忽视。在我们的周围,心理危机需要时刻进行干预,切不能让它成为无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