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走过了春夏秋冬 民工子弟是牵挂
本报记者 慕容梦漪 文/图

  创建了宁波第一所拥有自建校舍的民工子弟学校、关了自己利润可观的企业筹资建校的企业家——这些字眼最终聚焦在宁波鄞州区育文学校董事长金从凑身上。
    金从凑,是位年近五旬的台州籍企业家。2001年5月,他不顾家人反对,关闭了盈利颇丰的工厂,拆去厂房,在原址上筹建创办了9年制的育文外来民工子弟学校。
    有人说,金从凑办学也是搞投资,跟开厂子挣钱没区别,更何况此举让他名声大增;有人说,从没有见过像金从凑这么傻、这么好的人,倾其所有办了个不挣钱的学校,让打工者的孩子也能开心进学堂……
    
    企业家拆厂办学校
    2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的育文学校。正是星期四的下午,一进校门,就见一群孩子欢快地在操场上做游戏,年轻的老师在一旁维持秩序,一边的教学楼传来书声朗朗,一切都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校长马传宰接待了记者。马校长是育文学校的元老,也是创建人之一,他至今清楚地记得金从凑邀他来育文时的情景:那是2001年8月,当时身为中学高级教师的马传宰还是台州三门县城关中学教务主任,原本便相识的金从凑突然登门拜访,力邀马传宰帮他筹办学校,打理具体校务。“我一不缺钱,二不求名,年纪也不轻了,要我背井离乡跟你去办学校,没什么理由啊!”马传宰问得直截了当。金从凑爽朗地笑答:“就一个理由:为了让民工的孩子们有书读。”
    金从凑把自己几年来的所见所思告诉了马传宰。1995年,金从凑举家迁入宁波鄞州区石碶镇,并购买了10亩土地建了两幢厂房和一幢综合楼,开办了金石工艺品有限公司。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公司很快发展良好,年产值达千万元。这时,他发现一个令他揪心的问题:在石碶打工的外来工有好几万,很多打工者都带了孩子过来,可供这些孩子读书的地方却少之又少。公立学校高昂的借读费让打工者望而却步,孩子们不得不聚到几家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可这些学校条件普遍较差,往往是几百平方米房子里挤了六七百学生,连个厕所都没有,并且这些学校所用教材不是安徽的就是四川的,根本无法与我省教材衔接。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成了打工者的心病。金从凑暗暗萌生了一个念头:办所学校,让外来民工不再为孩子的读书问题操心!
    2001年5月,金从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关闭了运转良好的企业,投入400万元开始圆自己的办学梦。“找你来,就是一起圆我的办学梦的!”
    冲着老金这番话,2001年9月,马传宰告别家人,跟着金从凑来到鄞州,招教师,买教材,一起打造这所解决民工孩子读书难的学校。
    5年来,该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现有校舍达600平方米,教室24个,4000平方米水泥操场一个,图书2万多册,电脑30台,学生人数从创办初期的500人增加到现在的1200人,教职工达60人,成为鄞州区大名鼎鼎的民工子弟学校。
    “有人说老金是为了利益办校,那是他们不了解老金。”马传宰说。“我们学校所在地段很好,占地面积达10亩,如果老金拿这块地做点别的,哪怕是租出去,一年拿个100多万绝对不成问题。而现在,老金共为学校投入了800万元,连个本都没赚回来!”
    
    这里汇聚了一批同仁
    关了企业办学校,金从凑的“疯狂”举动让家人不解,却博得很多人的好感。5年来,金从凑身边汇聚了一批立志改善民工子弟教育条件的同仁。
    蔡报春,育文学校副校长,江西人。2001年大学毕业,蔡报春来到育文应聘,一呆就是5年。“学校以办校助学为宗旨,向学生收费较低,一年到头也没啥盈利,老师的工资并不高,一个月就一千来块钱。”蔡报春坦言,并不是没有其他高报酬的学校向他伸出橄榄枝,而他之所以坚持留下,金董事长的浓浓人情味是一大重要原因。“董事长凡事都为老师、为学生着想。为了让老师安心工作,不仅为老师免费提供宿舍,甚至还把老师的家属调过来,在当地落实工作。这着实让人感动。”
    现年32岁的杨得利老师就一直为这事对金从凑感恩在心。杨得利老家在安徽怀远,2001年9月来校应聘任教。是年10月的一天,金从凑找到了杨得利:“小杨,你上次说你妻子在老家是吧?愿意过来吗?”见杨得利一时没反应过来,金从凑解释道:“是这样的,她如果愿意过来,我想帮她在这里安排个工作,这样你工作也安心,她也放心啊!”
    11月,原本在家务农的杨得利妻子,顺利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工厂工作,儿子也跟着父母来到石碶,就读育文学校四年级,一家人开心地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
    “董事长说,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杨得利说。这件事之后,杨得利更安心地把全部精力扑在了教学上。不久,在他的鼓励和劝说下,他的几位同乡好友也相继来到育文学校任教。
    据悉,几乎所有在育文学校的教师都不存在“两地分居”的困扰。在金从凑的帮助下,一位位老师把家安在这里,全体教职工为了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共同努力着。

    一切为了孩子们
    设立奖学金、减免学杂费、配备接送车……每天,育文学校的学生们都在金从凑无处不在的关心中学习、成长。“如果没有这个学校,很多孩子的学业会耽搁,甚至荒废。”马校长说。对很多家庭贫寒的孩子而言,这所学校的存在
    让他们有了求知的希望。
    初二(1)班的陈天洋,一个黑瘦而沉默的孩子。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有如军人般斩钉截铁:“要是没有我们的学校,我肯定失学了。”2000年他的父母从天台老家过来,在郊区承包了几亩地,以种菜为生。陈天洋一家6口:爸爸、妈妈、他、妹妹,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一家人的住所就是承包地旁边的一间蒙着塑料布的大棚里。惟一的电器是一台旧的黑白电视机。2004年,陈天洋小学毕业,却陷入了失学危机:公立学校进不去,私立学校少有初中部且收费不菲。全家人正着急,有一天,母亲在卖菜的时候无意中得知育文学校有初中部,收费也低,急忙跑到学校询问究竟。回到家里,母亲抱着天洋喜极而泣:“孩子,有书读了,幸好还有育文学校!”次年,天洋的妹妹陈娇娇也成了育文学校的一员。兄妹俩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平时学习很刻苦。
  “我们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不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再让他们为了孩子的读书问题而担心。”正是在金从凑这样的努力下,5年来,育文学校接纳了数千名学生,很多像陈天洋这样的孩子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地方。
    2月25日下午,当记者再次来到育文学校时,终于见到了从台州赶来的金从凑。虽是第一次见面,这位有着爽朗笑容、衣着朴素的企业家却让记者感到了由衷的亲切。“不要写我,我没做什么。”金从凑连连摆手,“还是呼吁一下,让更多的人关心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吧!”
    站在教学楼前,金从凑告诉记者,办学校虽然没有经济效益,但他得到的精神满足是无法估量的。目前他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资金不足,“现在校舍已经不够用了,很多孩子找上门来要读书,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等有了资金,我要在这里再盖一幢综合楼,让更多的孩子在这里当个开心的读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