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入股“农家乐” 村民人人做股东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丰晓原
在永康园周村的江边,几间颇具乡土风情的小木屋格外惹人瞩目。圆周村以村集体土地租用形式投资的“农家乐”,这阵子来体验乡村生活的客人越来越多了。村支书周双政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后他们还要添置摘水果、钓鱼等项目,把“农家乐”办得更加火热。 园周村人多地少,前几年又有400多亩耕地被征用,依靠传统的经营模式很难快速走上富裕之路。为了短时内让村民增收,同时考虑到村里有沙帽尖风景区和地处永康江边的地理优势,去年7月,在村委会的牵头下,4位工商业主反哺农业,通过村经济合作社这座“桥梁”,与该村全体农户签订了协议,工商业主出资金,农民出土地,且可以资金和人力等形式入股,共同建造“农家乐”。 “农家乐”开张后,游人如织,生意十分红火。“农家乐”董事长田教深有感触地说:“在建‘农家乐’时,由于全村村民都知道自己是‘农家乐’的主人,主动参与工程建设,也有人投资。我们短时间内就筹集到了大笔资金,而且土地等资产不需‘买’,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据悉,“农家乐”开张后,村民每年每亩可得1492元,大大超过辛苦种一年粮的收入。 记者前往采访时,看见村民王苏庭正在厨房烧火做豆腐。她说:“真没想到,像我这样一个既不识字、又没专业技术的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业。” 对于“农家乐”的前景,周双政充满了信心:从眼前看,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就业得到了解决;从长远看,对村里的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增加固定资产都有莫大的帮助。据悉,该村二期工程中的鱼塘已初见雏形,一些珍贵苗木也将在春天入土。周双政激动地说:“我们‘农家乐’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前,园周村被评为金华市的4个“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之一。据省农办经济发展处处长王丰明介绍,园周村农民以土地入股“农家乐”的做法,开了全省股份制“农家乐”的先河,工商资本与农民土地资产通过股份制有机嫁接,使全村440多位村民人人成了股东。这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好模式,对统筹全省城乡发展、帮助农民致富都具有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