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6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新濮院人撑起“平安濮院”半片天
本报记者 余春红

  “濮院打工条件好,工资每月准时发,劳动读书有保障,吃住生活都方便。”桐乡市濮院镇的8万多外来务工人员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在蜚声全国的“中国羊毛衫名镇”濮院镇,“平安濮院”成了留住创业者、吸引务工者的另一块响亮招牌。
  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镇有羊毛衫企业5000多家,托运站76家,到2005年11月底,全镇共有外来暂住人口8万多人,是本地人口的1倍多,每天的流动人口也多达2万人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外来人员不仅是当地治安管理的重点,而且还是打造“平安濮院”的主力军。
  濮院镇共有5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每个社区和行政村都有一支义务巡防队,不少外来务工者就是这支队伍中的成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人一起巡逻,一起保卫家园。
  “重视和服务外来民工,让外来民工更好地融入濮院,让他们拥有主人翁意识。”濮院镇党委书记沈济贤告诉记者,在外来人口的管理上,濮院没有“外来人口”,只有“新濮院人”——当地力求从制度上、政策上给外来人员营造公平劳动、愉快生活的条件和环境。
  在一家服装厂工作的安徽人小江的手上有许多书,《外来人员法制教育读本》、《劳动手册》等等,那是他业余时间的主要读物,而这些书都是当地镇政府发的。镇普法办、劳动监察中队还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5方面内容,特地为“新濮院”人编写了《濮院劳动者必读》。这些书籍不仅成了外来务工者学法知法的好帮手,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行为。
  “政府部门的服务越来越周到了,我们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了。”在浅秋服饰公司上班的任小姐道出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当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了任小姐一样的感受时,“平安濮院”的品牌也越来越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