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三版: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过年了,每个人都该笑
本报记者 陈卓 文/摄 通讯员 宋黎胜

  这本是素不相识的两家人,如今却有一段共同的难忘经历。
  一位叫吴德明,今年37岁,是慈溪观海卫镇人。另一位叫司爱兰,40刚出头,湖州长兴人。他们之间是通过吴德明捐赠的眼角膜联系起来的;同时,连接他们的,还有两家人的心,以及人间的真情。

  遭遇意外 眼睛保不住角膜基本完好
  1月19日,说到吴德明的遭遇,一家人还是愁容满面。吴德明的妹妹说,几天前的一个傍晚,吴德明在家中被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袭击。“身上、脸上挨了很多刀……”吴德明多处受伤,左眼伤势更是严重。当天,家人就将他急送到当地医院,令人遗憾的是,医生当即判断,左眼恐怕保不住了。
  家里人实在不甘心,又把吴德明送到了省人民医院。
  然而,专家们经过仔细检查后,得出同样的结论:患者左眼破裂伤十分严重,眼内容物都流出;而且,短短几天眼球已经萎缩,若不尽快摘除,容易引起交感性眼炎,将会危及右眼。
  吴德明及家人伤心欲绝,瞬间脑子一片空白。“我哥哥是个老实人,很内向,这种遭遇对他的影响可想而知。将来,他怎么办?”妹妹担心坏了。
  另一方面,专家们在检查中有了新发现:虽然吴德明左眼已无法保留,但出人意料的是,眼角膜基本完好,也就是说,这个眼角膜可以帮助角膜病致盲者复明。
  这个意外发现,对于眼科专家来说,实在是又惊喜又为难。因为,专家们很清楚,这个病人本身是意外事件的受害者;而在他面临将失去一只眼睛的痛苦时,与他谈捐赠角膜,无疑是在他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同意捐赠 不幸人签下感动捐赠书
  但省人民医院的眼科中心没有放弃这个让另一人重见光明的希望。
  眼科专家寻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先与吴德明的母亲和妹妹沟通。
  “之前听到儿子一只眼睛保不住了,我很难过。后来医生来找我们商量捐角膜的事情,我想如果还能对别人有用,就捐吧。”吴德明的母亲眼睛红红的,虽然还沉浸在儿子遭受厄运的痛苦中,但还是作出了感人的决定。
  但最重要的是吴德明本人的意愿。医生和吴德明的家属再和吴德明本人沟通,他想了想,同意了。“讲心里话,知道左眼保不住时,确实难以接受,毕竟自己才30多岁啊!但自己虽然不幸还能帮助他人,似乎觉得痛苦也减轻了一些。”
  尽管这只伤眼对病人来说是需要尽快摘除的隐患,但医院仍应充分尊重他和家属的意愿,并按有关程序办理手续。吴德明和他妹妹都在眼角膜自愿捐赠书上签了名。

  爱心接力 摘除手术与“光明行动”同时进行
  接下来的问题是,让那位受捐者尽快赶到医院。
  长兴的司爱兰接到医院电话说有“角膜移植机会”的时候,正在单位里。“我真的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司爱兰2岁时左眼不小心揉进了黄沙,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炎程度一次比一次重,视力也一再下降,医生确诊为角膜白斑。
  司爱兰记得大约10年前,她怀着一线希望在接受眼角膜移植的名册上作了登记。希望的召唤,在10年后实现了。
  听到这个消息,司爱兰的心情别提有多复杂,惊诧、兴奋、担心、感激……在丈夫的陪同下,她当天就赶到了省人民医院。
  第二天,感人的“光明行动”——活体角膜移植手术开始了。
  1月12日下午2点,吴德明及司爱兰被推进手术室。一间手术室里,眼科中心专家对吴德明施行了眼球摘除手术,马上将眼球移交给在另一间手术室里等候的专家们,紧接着严格的消毒、去除角膜上皮组织、取下角膜……角膜移植手术一步步进行着。两台手术一共花了近2个小时。
  第二天,吴德明的伤势在恢复中,眼科专家也高兴地发现,受捐者司爱兰的视力已明显提高。根据以往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视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我哥哥遭受这场变故以后,我们比一般人都更深地体会到了眼睛看不见的痛苦。如果我们还能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帮助其他人恢复光明,我们愿意。”吴德明妹妹这样说。同病相怜,苦痛化作了另一种支持,这件事情在病房里传为美谈。
    之后,恢复得越来越好的司爱兰,时常去看看隔了两三个病房、起身还不方便的吴德明,而吴德明的母亲和妹妹也常常来看望司爱兰。
  “我对他们一家充满了感激。”记者见到司爱兰的时候,她正在翻阅吴德明妹妹带给她的报纸。
  院方也准备给吴德明减免一部分的医疗费用,表示对吴德明这种义举的支持和感谢。

  呼吁立法 爱心行动需要法律来保障
  司爱兰,不能不说她是个“幸运儿”。据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洪朝阳介绍,目前我国角膜病残者有数百万人,其中大多数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而复明,但角膜材料严重匮乏,只有少数人才有幸获得手术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吴德明此举更是难能可贵。
  之前,省人民医院也有过眼角膜活体移植的例子,大多捐赠者的情况和吴德明相似,眼睛受到严重外伤,必须摘除,而只有角膜部分完整。
  记者了解到,成立已15年时间的省防盲中心眼库,因种种缘故,至今共接受捐赠的角膜为10例;而且,这种低库存量的尴尬局面在全国大多数眼库存在。如黑龙江省眼库,建立6年才在2005年实现零突破。
  “15年了,尽管与我们签订无偿捐赠眼角膜协议书的市民很多履约者却寥寥。”曾在省防盲中心眼库工作多年的一位专家感慨万分。
  1990年夏天,省防盲中心眼库在省人民医院建立,是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眼库之一。当时,杭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短短几天就有3500人签下捐赠眼角膜协议书。随后几年,尽管签约的人数越来越多,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联系上了。
  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情况下捐赠行为是在志愿者去世之后才能被实施,法律保障的缺失,让这种捐赠情况在一些时候陷入僵局。
  我省在2003年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当时一位20多岁的男青年身患绝症,生命最后时刻他决定捐角膜。得到信息,眼库医生作好了一切准备。然而,就在医生刚上车准备出发时,接到捐赠者家人来电,“坚决不同意”。
  省防盲中心常务副主任、省防盲中心眼库负责人洪朝阳认为,捐赠角膜志愿者爱心可贵,但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医生有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捐赠协议书成为一张废纸。
  据了解,《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条例》从2003下半年开始实施,虽然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圳器官捐赠供体艰难的境地,但毕竟走出了第一步并已显成效,深圳市眼库至去年底已经接受捐赠的角膜近70例。
  有关专家则认为,要改变现状,关键还是观念的转变,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像主动无偿献血那样主动捐赠眼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