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网住了“电耗子”仙居供电系统系列职务犯罪案件的警示崔瑛
案件的突破似乎是从一碗“皮蛋粥”开始的。 根据群众举报,仙居县检察院反贪局干警传唤了张西,但就如所有的犯罪嫌疑人一样,张西心存侥幸,拒不交代。检察官耐心等待时机。张西说自己晚饭要吃稀饭,办案人员就自己出钱给他买来皮蛋粥,晚上审讯时,还省下自己的点心给嫌疑人吃。张西很是感动,讲自己不交代问题对不起办案人员。 于是,仙居供电系统系列腐败案的侦查由此取得突破。 买劳保用品也收好处费 张西是仙居县电力承装综合公司副经理兼仙居县供电局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因为掌握着物资采购权,他成为供应商眼里炙手可热的人物。据侦查,从2003年4月份到2004年6月,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张西受贿7.1万元。 事实上,为了防止掌握物资采购大权的领域出现腐败,电力部门有规定:大宗物资由地市级电力部门统一采购,小额物品可由县电力部门自行采购。 然而,这样的门槛还是挡不住物资供应商的“糖衣炮弹”。 2003年4月,承装公司向上虞某电缆公司采购了一批电缆线和铝铰线,上虞公司经理为了感谢张西,并为了搞好与张西的关系,铺好今后的路,主动向其送上2万元现金。 重庆某通信技术公司为了使承装公司的应付款早日到账,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送给张西2.5万元。 就连一家劳保用品商店的老板,为让承装公司继续向其商店采购劳保商品,也先后给张西好处费9000多元。 2005年3月31日,仙居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张西有期徒刑5年,没收犯罪所得7.1万元。 伪造小工名单套取公款 掘出萝卜带出泥,张西的落网,又牵出了承装综合公司另一名副经理应平,还有“一根绳上的蚱蜢”,曾任仙居县供电局局长助理兼电力承装综合公司经理的王军。应平被检察院传唤后,王军惶惶然打电话给应平的妻子,嘱咐其赶快到应平的办公室收拾一下东西,尤其是笔记本之类的。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时隔一个多月,台州市检察院传唤了王军。 身为承装公司头头的他们是如何拿好处的呢?应平、王军的通常操作手法是,按照一定比例造出工程费用结算书,比如一项100万元的工程,结算费用为80万元,但是他们把工程以60万元承包给施工队,这多出的20万元就进了两人的腰包。 按定额算出的工程费用同实际成本费用产生了差额,应、王两人在负责管理仙居环城南路电力线路改造工程、环城北路管线工程及工艺品城管线工程时,利用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以虚列小工工资单、虚开水泥购买发票等票据的形式,共同贪污了31.5万元,应平另单独贪污6.7万元。 2005年10月11日,仙居法院以贪污罪判处王军有期徒刑7年,应平有期徒刑10年,并退赔贪污款项。 反腐利剑斩断工程黑手 面对铁窗,王军后悔地说:“没有筑牢思想防线、权力防线,才让我栽倒在‘电网’上。”张西、应平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在各自的岗位上能独挡一面,但他们逐步放松了对自己的政治要求,对权钱交易这样的违法违纪问题,开始是有所警惕的,在多次行贿受贿中,慢慢地思想上防腐拒变的防线开始崩溃,从而丧失了原则、立场。最终在金钱的考验面前失去了平衡,成了金钱的俘虏。张西在担任物资科科长期间,不顾规定,顶风违纪,收受礼金礼券,并经常单独一人与业务单位接触,部分设备材料采购由他一个人说了算,无视各项规章制度,不严格按程序操作。应平则利用职权,合伙私分公款,侵占集体资金。他们在工作时不希望别人插入,也不希望别人来监督,完全把权力当成了捞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工程领域历来是职务犯罪的易发、高发地带,办案人员就电力部门的系列腐败案指出,电力部门职权的双重性和垄断性是造成电力腐败的根本性制度原因。作为基础产业部门,电力系统一个基本特点是自然垄断特征明显,国有经济比重高、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深、必要和可能的竞争严重不足,体现为部门垄断体制色彩强,对内封闭性大。由于行业垄断特征,电力系统的角色定位模糊,往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导致缺少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市场竞争规则,这一点容易给违法违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剖析电力承装综合公司的这起违纪案件,从整个案件看,导致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监督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为违法乱纪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但是追究起来,还是同行业垄断特征有极大的关系,行业垄断要求企业经营者有更高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而在这一点上,张西、应平等人恰恰做不到,在权力寻租心理的支配下,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公然搞权钱交易,造成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 在当前职务犯罪高发的态势下,解剖仙居供电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了解张西等人堕落腐败的历程,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亡羊补牢未为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