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9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扑克牌通缉令如何“善后”
朱雨晨

  提起“扑克牌通缉令”,人们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联想到萨达姆。一些地方警方发布“扑克牌通缉令”的初衷自然是好的,有助于发动群众协助警方捉拿逃犯。然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有效期满后“扑克牌通缉令”如何收回,以及可能给被通缉者后代带来的消极影响如何解决等问题考量着这个制度的创新者。
  
  警方:反响很好
  据新华社消息,河南荥阳警方日前将16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头像、资料以及悬赏奖金印在扑克牌上,通过途经郑州火车站的列车免费发放给南来北往的旅客。很快,50万副“扑克牌通缉令”随之“走”遍了全国。
  这种扑克牌与普通扑克牌外观相同,只是在扑克牌的背面,印着“荥阳公安”字样,中间是通缉犯头像。每副扑克牌的12张花牌和4张A上,印制的是此次通缉的16名在逃嫌疑人的基本资料。
  河南荥阳公安局副局长张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的想法其实来源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曾利用“扑克牌通缉令”抓捕50余名萨达姆政权的高级官员。张雨还表示,“扑克牌通缉令”的发出收到了效果,比过去任何形式的悬赏反响都要好。
  据悉,在“扑克牌通缉令”发放后的第二天,河南荥阳警方就接到了200多条咨询和举报电话,从中收集到30多条有价值的线索,荥阳警方迅速作出反应,派出警力赴相关地方追捕犯罪嫌疑人。

  专家:有损法律尊严
  此举引起人们对通缉令发布形式的热烈讨论。
  曾经在公安局任职6年的徐泽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他认为,火车和汽车是犯罪嫌疑人出逃首选的交通工具,在火车上以扑克牌的方式发布通缉令,可以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威慑作用,不敢再去坐火车,而只能选择汽车,公安机关便可把重点放在汽车站去抓这些犯罪嫌疑人。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辩护委员会的委员张树国则认为,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是件严肃的事情,采用扑克牌方式发布,是将严肃的司法行为“娱乐化”,有损法律的尊严。扑克牌首先具有娱乐性,是大众的娱乐工具;其次,在相当程度上,扑克牌还作为一种赌博的工具而存在,将象征公安机关的警徽和犯罪嫌疑人的头像同现在赌桌上,那将是怎样一种局面呢?
  张树国认为,这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的形象。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康树华也认为,“扑克牌通缉令”的做法虽然效果不错,但这种“拿来主义”却有哗众取宠之嫌。

  善后问题考量创新者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河南荥阳警方这次的创新举动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在通缉令“有效期”满后,50万副“扑克牌通缉令”如何撤销或收回?
  “通缉令都有一定的‘有效期'。”北京市天渡律师事务所的靳学孔律师解释说,这个“有效期”是指通缉原因消灭或已显无必要的时期,即是被通缉者自首或已经被拘捕归案,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等。
  由于通缉令的发布对被通缉者的名誉造成很大影响,过了这个所谓的“有效期”,应当及时撤销通缉令。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撤销通缉令的方式比照发布通缉令的方式。
  郑州火车站是南北交通的枢纽,近200趟大大小小的列车经过此地,南来北往的客人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在郑州采用“扑克牌”这种方式发布通缉令,由于受众范围不确定,很难在原发放范围内消除影响。由地方公安机关发布“扑克牌通缉令”,受其职权所限,其影响更是难以消除。
  其二,通缉错误或者经审判无罪后,如何消除影响?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都不得被确定有罪。张树国说,被通缉的嫌疑人涉嫌的犯罪事实,还无法从法律上确定下来,如果嫌疑人最终被判无罪,“扑克牌通缉令”又无法收回,无疑将给其造成名誉、精神损害。
  张树国认为,基于媒体发布的通缉令,本身是可控的,通缉令可以通过相关的规定撤销,还给嫌疑对象应有的清白。但是,“扑克牌通缉令”一旦发出,就会散落民间,而且其流传范围不可预测,也不可控制。显然,扑克牌通缉令要比一般通缉令的影响更为广泛,那么撤销通缉令时是不是还要采取这种方式广而告之呢?
  其三,被通缉者经过改造,重新做人,但是残存的通缉令却对其后代、家庭产生消极影响,这个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
  “扑克牌通缉令”的难于撤销性,还带有一个隐性影响。康树华指出,对一些不是罪大恶极的逃犯,如果今后他改造好了,重新做人了,可那发出去的印有其照片的“扑克牌通缉令”却成了“永远”!
  假如因为偶然的因素,别人留存了这副扑克牌,30年后,再将此扑克牌流传开来,再次造成其仍是通缉犯的局面,必将对其后代以及家属等产生“消极效应”,那个时候,应该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