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9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有人贪便宜 盗版才猖狂
赵瑜 刘潇潇 陈新

  盗版音像制品屡禁不绝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盗版音像制品的优劣,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点也大相径庭。购买的人说“我当然选择便宜的了”。更多的人在倡导“抵制盗版,维护正版”。

    四组数据
    表明案件逐年增多
    2001年至2003年,全国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收缴侵权盗版复制品1.98亿件,受理侵权案件33841起,结案32842起,行政处罚29932件。其中,仅2003年一年就受理侵权案件23013 起,结案22429起。
    海关人士估算,一条盗版光盘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1.5万至2 万张光盘,每张光盘都能够以高出成本价10倍的价格在市场售出。
    据2003年以香港为基地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咨询机构(PERC)的一份调查显示,亚洲是世界盗版业最猖獗的地区之一,而亚洲知识产权最没有保障的国家是中国(排名第9)和印度尼西亚(排名第10)。
    2005年1至9月份,北京朝阳法院共审结贩卖盗版光盘进行非法经营的案件25件,涉案29人,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约4倍,而2003年无一例此种类型案件。

    四大特点
    破获案件难度加大
    对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今年1月至9月办理的全部贩卖盗版光盘案件进行分类,体现出四大特点:
    犯罪主体绝大部分为外地来京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005年朝阳法院涉案的29名犯罪分子中24人是外地来京人员,占罪犯总人数的8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70%,其中小学文化程度19人,文盲1人。
    犯罪地点集中在居民区、路边、商场等商业繁华、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其中,在各类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便民市场里贩卖盗版光盘的案件有10起,涉及罪犯11人。在人口流量较大的音像店进行贩卖盗版光盘活动的案件有9起,涉及罪犯11人。在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员暂住地贩卖盗版光盘的案件有6起。
    犯罪手段隐蔽,反侦查能力明显增强。一些犯罪分子往往随身只携带少量盗版光盘混迹于公共场所,通过向路人主动搭问等方式联系购买人,遇有治安巡逻或检查人员,迅速隐藏或转移。盗版光盘数量较大。在这25起案件中,涉案盗版光盘达到12万余张,其中数量最多的一起案件达到2.8万余张。正是由于此类案件存在的这四大特点,致使案件的破获难度加大。
    
    四大原因
    制假贩假生存空间仍很大
    此类案件之所以日益增多,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高额的利润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要动力,高达100%到300%的利润使盗版光盘贩卖人员不惜违反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及相关法律,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犯罪分子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起码的法律常识,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由于对外来人口管理的乏力,对处于无业状态的外来流动人口尚未建立起积极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外地来京人员违法犯罪现象仍很突出。
    不良的市场需求以及盗版光盘复制简单、迅速,导致盗版光盘数量大,一些人出于贪利或其他目的购买盗版光盘,为制假受假者提供了生存空间。
    
  笔者体验
  每到傍晚的时候,附近的小区里就会出现几个卖盗版光盘的小贩,每个人面前放一个包,里面是满满的盗版碟。无须讨价还价,一概5元一张,并承诺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无论什么时候都包换。
    笔者拿起一张刚刚公映的影碟,掏出5块钱给他,并顺口问了一句“生意怎么样?”小贩好像心情不错,笑着回答:“还不错,每天大概能挣100多块钱吧。”笔者一算,每天就晚上摆这么一会摊儿,收入已经算是不错了,便说:“这利润挺高的吧?”小贩回答:“也不高,每张只赚您1块钱!”假如他的话可信的话,那他一晚上可以卖出去100多张盗版碟了,可见盗版碟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回到家中,将买回来的影碟放进电脑里试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没有正版的那么清晰。接着又看了一会儿,才发现电影中很多情节都被删减了,原本2个多小时的电影,只用了1个半小时就放完了。看来偷工减料也是他们节省成本的手段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