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法苑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我们走进希望的田野
——德清县建设新农村见闻录
本报记者 陈卓/文 陈立波/摄

  山野染绿、竹林滴翠,河塘鱼跃、阡陌纵横……湖州市德清县的美丽还在不断加分——千里生态长廊建设从去年开始启动,如今已全面铺开;民主法治村建设也已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全县“民主法治村”创建面100%,达标面超过80%。生活在这里的新时代农民,不仅饱览绿色之美,而且畅享和谐之福。

  “股票田”肥了花鳖 大民主服了全村
  清溪花鳖基地的温房里,钟管镇沈家墩村的房金财正在照看幼小的花鳖,做饲料、查身体,忙得很认真。房金财家原先的田在5年前成了这片养殖基地的一部分,他呢,也从每年种点桑树养点鱼,变成了养殖场的职工。
  在田里忙一年,房金财能赚五六千;在养殖场干一年,收入一万多,还有一小笔土地转让金好拿。“当然是现在好呀,我投了赞成票,没投错!”
  原先,沈家墩村的田分到每户的面积都比较小,而且不少田高低不平,影响了农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一些农户提出了发展养殖业的想法,却一直受限于田太小。
  于是,村里想到了土地流转机制。1999年,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民主决策,村里银鱼路圩区一片210亩高低不平的土地成了当地效益农业的尝试点。
  为此,沈家墩村经济合作社和愿意出租的农户签订了委托书:“我自愿将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委托村经济合作社实行有偿转让……”转让费每亩每年550元。委托书中还将各种细节事先约定明白了,比如转让土地的农业税和土地承包金由委托人负责等。然后,村里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发包给有能力的养殖户。
  这种土地现在被称作“股票田”——以租赁的方式提高土地耕种的使用率,据说还是国内首创。
  没想到,成了农业产业基地后,这片原本难以耕种甚至多半荒废的地焕发了“青春”。效益让承包人和出租人都笑了,也让村民对“股票田”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沈家墩人便酝酿起更大的计划来——筑巢引凤,把清溪花鳖的养殖场也引进村子,用的还是同样的方法——“股票田”。
  当时,沈家墩村领导组织了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去实地考察,然后进行民主决策,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组长大会、党员会、农户户主会……有些会还开到了农户家里。
  这片养殖场要开起来,涉及到100多家农户的利益。刚开始,有30多户不同意。村里就分清情况,为这30多户专门开了一次会,了解了他们的顾虑,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决定专门组织一支打工队。这样下来,又有20多户投了赞同票,还有8户投了反对票。最后,这8户人家的一次会议中,有7户投了赞成票。
  这下,就剩下吴木法老人一家了。老人始终觉得田地是立家之本,特别勤劳,在自家的1亩多田地上辛苦劳作,但全家生活比较困难。在老人思想还没转变的时候,面对这张反对票,村里一直没放弃努力。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老人被村干部的诚意打动,主动来找村书记:“我同意转让了,但能不能给我在养殖场里安排个工作?”
  村里经过努力,满足了他的要求。至此,这400亩的养殖基地为这一亩多的反对票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春天。
  去年,沈家墩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股票田”制度中的创新和民主决策,是不争的亮点。

  村干部创业承诺  众村民监督共富
  “村道路硬化达到100%”,“2005年大病保险达到100%”,“引资个私企业2家”,“千里长廊绿色工程在3月完工”……这样的承诺,在德清不少村子的黑板报上醒目地贴着。几样做到了,做得怎么样,全在村民的眼皮子底下。
  “群众不致富,我们不能当干部;群众致富慢,我们不是好干部。”这是雷甸镇洋北村村干部的承诺。
  早在2000年,村干部就找到了全村发展滞后的6大症结:单一种粮的纯粮户、缺少技术的养殖户……村干部自抖家丑,开门见山地召开了一次深刻的民主生活会,然后作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决定:实行个人创业承诺制——任期内创不了业的得主动请辞。而且,村干部不仅要带头致富,更要想方设法带领本村群众一起致富。
  目标明确后,洋北村干部大展拳脚,各施其能:村支书瞄准甲鱼养殖,村主任走规模化养猪之路,全村6名干部有5名创办了经济实体。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种植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目前已形成甲鱼、西瓜、青虾、生猪、湖羊养殖等效益农业。
  2003年10月,“水产源生态鳖”专业合作社成立,“水产源”商标成功注册,无公害产地认证也通过了,甲鱼的生产销售形势一片大好。同时,村里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企业上班或从事“三产”,村民做生意、搞技术服务的也为数不少。
  当初的承诺兑现了,富民强村的基础夯实了。如今,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在德清遍地开花,日臻完善,每年年初进行。村干部要走访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现状,起草村班子集体和村干部个人创业承诺书。然后,村干部要向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企业负责人、乡镇联村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创业承诺书。最后,承诺书还要用会议、公开栏等形式公布,并报乡镇党委备案。
  据了解,近年来,德清县把创建“民主法治村”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不仅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而且也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供了有益探索。主要做法是,以“四民主两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主线,以普法教育为先导,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村务管理,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村民的自治能力,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生态长廊建千里 桩桩件件都民主
  筏头乡后坞村,坐落在莫干山脚下。这个曾被评为德清2002年度“最佳村庄人居环境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村子,也是德清最西边的村子。
  虽然身处山清水秀的“天然氧吧”,后坞村以前的村庄环境可不怎么好,“脏乱差”,总让人觉得和周围环境不协调。
  2001年开始,小规模的村庄整治活动开始了,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添置了四五十个垃圾箱。刚开始,不少村民还不愿意垃圾箱就放在自家门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们发现,村子变干净了。
  如今,这个坐拥丰富林业资源的村子还特意花钱买来苗木,让村边田头到处都有绿色入眼;村民们不仅接受了垃圾箱,还嫌垃圾箱不够多。当初没有纳入整治范围的乱搭乱建的木棚草屋,也惹来村民的意见。
  于是,村里专门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这些问题。最后,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扩大整治范围,乱搭乱建的建筑物一律拆除;增加垃圾箱的数量和密度。村民代表大会还决定,在整治结束以后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安排专人负责。
  为此,村里前后投入了37万元,这些全在民主监督小组的监督下进行。民主监督小组的5名成员全是不属于村委班子的村民,平时威信高、讲实话,他们负责对全村各项事务工作的开展和进度进行全程民主监督。就这37万元,每一笔去了哪里,都要经过他们的核实签字。
  在民主法治的氛围中,后坞村变漂亮了,也更绿了。
  如今,德清“千里生态长廊”建设正在全面进行中,要对全县910.71公里交通干道和169个村庄的绿化进行全面完善提升,原则是“生态优先、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要求“宜绿则绿、见缝插绿”。
  各个乡镇、村都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绿化措施。有的采取绿化公开招标,包种包活;有的采取种苗集中选购,村级投工投劳。
  据了解,德清县“千里生态长廊”的建设目标是,到2007年,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交通线路更加亮丽,自然环境更加优美,人居环境更加和谐。使交通干道沿线绿化成景、村庄环境绿树成荫,交通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污染”和垃圾、无黑烟囱、无裸露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