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为了让历史记住
本报记者 陈卓

  5000多件(册)档案资料,使余姚市档案馆最早的档案资料提前到了清康熙年间,民间对档案的关注热情持续高涨……余姚市档案馆征集地方重要档案资料的活动开展半年多来,收获颇丰。国庆长假一过,依然有市民捧着“宝贝”来“问路”。
    “余姚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后代们如何把档案资源挖掘好,展现好,保护好,让这些资源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在探索的问题。”余姚市档案局局长诸伯钧认为,散存民间的珍贵文史资料很多,但普遍缺乏相应的管护条件,如不尽早抢救,就有可能损毁,所以对它们及早保护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征集或捐赠的档案资料具有历史性、真实性和价值性,体现余姚地方特色,反映余姚文化底蕴。”
    从目前的情况看,专家的希望已经变成了现实。

  故事:50年13张选民证的背后
  这些征集来的档案资料中,有一套选民证引起不少专家的极大兴趣。它的捐赠者是洪祖裕老人。
    每一张选民证,都是一段历史,一次见证。
    第一张是1954年的选民证,有丈亭乡选举委员会的方形戳印,竖排繁体字。那一年洪祖裕24岁,担任慈溪县丈亭区(现为余姚市丈亭镇)青年干事。丈亭区的普选工作以区政府所在地丈亭乡为重点,洪祖裕被选派到乡里,组织发动民主选举工作的同时,他也成为选区的一名选民。他走街串巷,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选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第一次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觉得很神圣。”洪祖裕说,当时对选民的要求除了政治上合格外,还要求选民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能联系群众,有一定的办事能力。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批选民证。当时还是共青团员的洪祖裕在学习了选举法之后,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懂得了这张选民证的珍贵,就把它珍藏了起来。
    光阴荏苒,时隔50多年,从新中国第一届人大开始,洪祖裕已经参加了13次县(市)人大换届选举,一张张选民证也被他悉数保存了下来。最近的一张是2002年,那年洪祖裕已73岁,到了古稀之年。
    “选民证是确定具有选举权的主要凭证,它展现着时代风云变迁。”这13张小而沉重的选民证,成了洪祖裕生命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拿出它们逐一欣赏感怀,是洪祖裕最喜欢的事情。
    可是,在余姚市档案馆开展征集活动时,洪祖裕“动摇”了。“我很舍不得,思想斗争了三天三夜,最后决定:捐赠给档案馆。”洪祖裕认为,过去,这些选民证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如果在档案馆里,就是开放式的了。
    “这些有着我名字的选民证,从此,既是自己的,也是全社会的公共财富。”洪老是余姚市档案馆民间档案资料的大力支持者。他一直痴迷各种档案资料收藏,报纸、图片、图书……对周恩来总理的档案资料更是情有独钟。1998年开始,洪老每月花300元租下了自家楼上一套30多平方米的屋子,办起了“周恩来资料收藏馆”,很是红火,参观者已超过10万人次。就在去年,洪老将自己3000多件(册)有关周总理的档案资料,捐赠给了余姚市档案馆,现在“周恩来资料收藏馆”就在该档案馆里,迎接着各方来客。
    “我就三句话:收藏于个人,奉献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洪老说,他周围有一个专爱收集各种档案资料的圈子,平日里大家交流颇多,还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收藏好友,互通有无。他说,不少人也有把自己收集的东西捐赠给档案馆的想法,但有的人认为还为时过早——一来觉得还不够丰富全面,二来还想让它们多陪伴自己一阵——但大家都支持洪老的做法,等时机成熟,也会像他一样捐赠给国家。
    
  创新:自愿原则,捐赠、寄存、征购均可   
    今年2月,余姚市档案局联合当地两家媒体发出《关于征集余姚地方重要档案资料的通告》,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征集活动。
    “我们征集的范围很广,从历代王朝形成的圣旨、诏书、诰命、敕谕、禁令、盟书、申状、契约及碑(铭)文,民国时期形成的令、训令、指令以及各种报刊资料,到有关余姚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宗教及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有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诸伯钧说,征集活动能促使档案馆馆藏更丰富,通过对档案资源的集中利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就像厨师手里的原料多了,就能做出更有营养、更受欢迎的菜肴来。”
    从民间征集得到的档案资料五花八门:因年代久远变得面目难辨的匾,乾隆年间的尾契,民国时期的旧报纸,几十年前的老照片……
    这次征集中还发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证据。那是一幅1938年余姚县城日军军事秘密地形图,长58厘米、宽45厘米,已经稍稍发黄,由“支那派遣军测量班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绘制。这是收藏爱好者褚纳新4年前在杭州一个旧书摊里发现并用600元买下的,现在捐赠给档案馆。
    一直以来热心档案事业的翁良翕老人一次性捐出不少东西:一组3件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翁氏家族房契,民国时期《纳税执照》、《完税税单》25张,一封写于1852年有关太平军的书信。“保存条件差加上搬家,家里不少有价值的档案资料都损毁了,现在捐献给档案馆,总算替它们找到了更好的归宿。”
    据了解,这次档案征集以捐赠为主,提倡自愿原则,同时,也可以用寄存、征购、暂借、复制等方法。有材料线索的,可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等渠道告知档案馆。
    其中,文革时期唱片269张和文字材料273卷,就是以“寄存”形式进入档案馆的。因为唱片等对保管环境要求较高,主人家中继续存放已无法保证其质量。如今这些档案资料产权仍然属于这位市民,只是由档案馆来整理保管和妥善利用。
    诸伯钧说,他们还一次性有偿征购了姓氏宗谱4697卷。经整理检索发现,这批宗谱姓氏达87个——从年代划分,有乾隆、嘉庆、光绪、道光年间的,也有民国时期的;从分布地域看,有余姚的,也有省内外其他地方的。据专业人士分析,这批宗谱非常珍贵,不仅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研究历史、百姓寻根问祖都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目前,已有一些感兴趣的人来档案馆,想要通过这批宗谱研究一下自己家族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16条有明确规定: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
    当然,档案馆接受咨询的人次比最终征集的“宝贝”要多得多,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家中藏品的档案价值。“不知道捐给档案馆有没有用?”据余姚档案馆管理科科长楼洁芳介绍,一些持有人或其藏品不方便来档案馆,他们就上门鉴定研究。
    
    普法:保护和奖励同时进行
    事实证明,这些征集来的档案资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颇高。
    8月30日下午,余姚地方重要档案资料征集活动表彰会在余姚档案局举行。截至那一天,余姚市档案局已陆续收到了市民提供的档案资料5455件(册)。据档案馆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这次活动,使余姚市档案馆最早的档案资料提前到了清康熙年间。
    “这些档案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我市档案信息资源,改善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体现了余姚地方特色。”诸伯钧说。
    另外,余姚市档案馆向提供者颁发了收藏荣誉证书,档案资料特别有价值的,由余姚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这些征集或捐赠的档案资料,经过评比,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分别奖励价值2000元到100元不等的奖品。捐赠的1938年“余姚县城日本侵略军军事秘密地形图”,在这次表彰会中被评为一等奖。
    《档案法》中有“向国家捐献档案的,档案馆应当予以奖励”的规定。余姚市档案馆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把对《档案法》的宣传落到实处,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档案的保护和利用。
    据了解,《档案法》中有“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的条款。对于这些规定,档案馆也将严格执行。所以,提供者对其档案享有永久使用权,并对其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供限制利用意见,余姚市档案馆表示将维护其合法权益。
    余姚市档案馆还给予一些热心档案事业的人“特邀档案资料联络员”的身份,定期开座谈会,交流线索经验。“让档案保护利用的氛围逐渐浓厚起来,让这些资源越来越多地发挥其作用。”
    据了解,原本此次征集的时间为半年,但其实征集活动一直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