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九版:执法风采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我省法庭建设站上制高点
本报首席记者 余春红

  在人烟稀少的岛屿,在商业发达的集镇,在僻静闭塞的乡村……在浙江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化解着人间恩怨,打理着各种关系,维护着公平正义……他们就是人民法庭的法官。
    15年前,人民法庭的数量是574个,现在减少到了209个。15年前,人民法庭像一个寒碜的村妇,又像一支缺乏整编的散兵队伍;15年后,人民法庭成了审判领域的一朵骄人的奇葩;成了审判队伍里一支不可或缺的正规军。
  从城镇到乡村,从陆地到海岛,从一个法庭到另一个法庭,记者强烈感受到了这15年来人民法庭的可喜巨变,耳闻目睹了最基层法官的可敬可爱以及那具有浙江特色的法庭建设的引擎和助推器。
  记者近日走进部分法庭,去感受15年来人民法庭的可喜变化,去发现人民法官的可敬可爱,去寻找助推法庭变化的原因。
    
  [建设篇]
  困扰了人民法庭50年的“签章难、管章难、验章难”三大难题终于在上虞各个法庭成了历史。从今年4月1日起,上虞法院投资10多万元,利用局域网、远程电子签章技术和水印加密技术,正式在各个法庭起用远程电子签章系统。
  使用电子签章之前,一个案子从立案到结案,法官至少跑到法院3趟,远的法庭跑上一趟就得两三个小时,当事人也因此要多跑几趟法庭。有了电子签章,得到了法院签章授权的法庭庭长就可以直接在法庭内办理签章了。庭长只需往签章系统上轻轻一摁,一颗鲜红的电子章就出来了。
  电子签章只是上虞各法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而信息化在法官的审判工作中早已经无处不在了。不久前,东关法庭庭长朱蔚明在办理一起案子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个管辖权异议的问题,因缺乏法律依据,庭长犯难了。这时,庭长想到了远在北京的著名诉讼法专家张卫平。于是,庭长赶忙上网给张卫平发电子邮件请教该问题。很快,朱庭长收到了张卫平的回信,得到了专家的指导,案子也很好地办结了。
  老法官沈柏松告诉记者,自从法庭走上了“信息化”的路子,每个案子至少提前一星期可以办完。今年8月,老沈办了8个离婚案件,每个都调解结案,并且都在1个月之内办结,而以前这样的案子要办3-4个月时间。
  “信息化”提高了法庭的效率,提升了法官的司法能力,更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上虞市章镇法律服务所主任王兴海体会很深。他说,以前立案要跑县城,来回一趟就是一天,遇上材料不齐、手续不全,更费时间和精力。现在到法庭打官司,抽根烟时间就可以办妥立案手续。电子签章方便了山区群众诉讼,实在是一件大好事。“几天前,我刚代理了一件案件,调解完后,法庭工作人员给我们泡了一杯茶,茶还没喝完,调解书已经送到手上了。”
  目前,全省已经有37个法庭像上虞的法庭一样使用电子签章,113个法庭实现了与院机关的电脑联网,法庭的办公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正在日新月异地推进。
    [调解篇]
  “乡里乡亲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等,这是传统文化对“和”的最鲜明的肯定,这同样是人民法庭的法官所追求的。为了一个“和”字,法官们常常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全省69%的调解率可见一斑。
  李家和许家两户邻居因为墙基地界而动口动手,纠纷成讼。案卷摆在了慈溪周巷人民法庭的法官案头。并不是什么大矛盾,法官最先想到的就是让他们重归于好。开庭前,法官召集两家调解,结果并不理想,法官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该讲的道理也都讲了,可这对邻居依然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就此放弃调解吗?承办法官暂时将案卷搁起来,却将案子放在了心头。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法官了解到这两家人对村里一位老教师都极为敬重,于是法官请来这位老教师。果然,老教师出面调解说和,事半功倍,两家人握手言和。
  这就是周巷法庭的“人际调解法”。对于调解,周巷法庭的法官可谓是行家里手。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他们总结出了“庭前调解法”、“清白调解法”、“连续调解法”等多种方法,让一个又一个当事人尽释前嫌。去年2月,周巷法庭当之无愧地被最高法院和司法部授予“人民调解工作模范人民法庭”称号。
  其实,调解作为一种最佳的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方式,许多法庭都在因地制宜地进行着,人民法庭的法官都在苦口婆心地争取着当事人之间不伤感情的“握手言和”。
  萧山临浦法庭这几年收的案子有很大部分是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大约占到案子总数的10%。从法官审理的角度看,要判决这些案子并不难,但判决激化矛盾的可能性却很大。为了真正让矛盾双方息诉止争,承办法官常常一调解就调解到灯火通明,周末加班加点成了大家自觉的习惯。即便最后决定判决,法官也经常用心良苦地来个“缓兵之计”,不采取当庭宣判。
    [奉献篇]
  台风“卡努”刚过,象山石浦法庭的执行法官顾不上海面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大浪,雇了一叶小舟就出没于海面上。他们在对面山岛执行完两条渔船的债务纠纷,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高塘岛执行另一件案子。
  以渔港为家,为渔民定纷止争而日夜穿梭在海上,这对于有“渔港法庭”之称的石浦法庭和座落在舟山群岛上的虾峙法庭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就在不久前,石浦法庭的4个法官去一个小岛上执行案件,出去风平浪静,回来却白浪滔天。与海浪搏斗了3个多小时后,案卷完好无损,而4个人湿透了全身。
  在舟山的海岛法庭呆了10多年,早以习惯于风里来浪里去办案的现任普陀区芦花法庭庭长陈清法,出海办案遇上大风浪,好几次险些翻船。然而他和记者交流时却只有4个字:太平常了。
  由于渔民一出海捕鱼往往就要十天半月,甚至几年,对于海岛法庭和渔港法庭来说,把渔民传唤到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一年中?个月的休渔期是法庭最宝贵的时间,一方面为了抢时机化解纠纷,另一方面为了不耽误渔民生产,这段时间,海岛法庭和渔港法庭的工作都争分夺秒。上岛守候当事人的归来;利用节假日审理、执行案子,这些都成了他们特别的工作方式。石浦法庭一般一个休渔期要办结全年45%的案子。法庭还抓住短暂的休渔期,上船宣传法律知识,组织船老大进行法律培训,大量的纠纷因此自行化解。部分船老大还成了法官调解、劝解的好帮手。
  在普陀区虾峙岛的虾峙法庭有一位拄着拐杖的法官,叫周峥俜。今年5月,在普陀法院的“双聘”中,他第四次选择了虾峙岛。从1998年开始,普陀法院开展了两年一次的“双聘”活动,根据“自愿选择和综合考虑相结合”的原则,对法官的工作岗位进行轮换。但是老周的志愿始终是虾峙法庭。直到现在,患了腿疾痛风的老周依然拄着拐杖进村落、下渔船,忙碌在法庭和渔民之间。
    
  规范篇
  在余姚泗门法庭,这个最先跨入“省级模范五好法庭”行列的法庭对“规范化”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阐释:在立案处有13本诉讼指南小册子,简洁明了地指导当事人如何诉讼;在法庭每个法官的办公桌上有一本“规章制度”,从审判管理到庭务管理和队伍管理,31条制度把法庭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纳入其中,甚至对法庭食堂的炊事员都有明确的管理规定。
  自从1991年省高院决定开展“省级五好法庭”争创以来,人民法庭的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全省各地的法庭向着“五好”的目标发起“冲锋”。15年之后的今天,原有的574个法庭经过规模化、规范化的整合,减少到209个,其中94.7%步入了“省级五好法庭”行列,人民法庭的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了“五好”的行列并不意味永远拥有“五好”,省高院对“五好法庭”实行动态管理。法庭指导小组会不定期地进行回访,省高院副院长杨育林每年至少要跑10几个法庭,省高院民一庭庭长赵国勇到现在为止,全省只有3个法庭没去过。他们采取暗访等形式进行回访调查,一但发现够不上“五好”的情况,轻者通报批评,重者摘牌。到现在为止,有3个法庭因为各种原因被摘了“五好”牌子。
  为进一步提升人民法庭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功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体现时代要求,2002年,省高院又给人民法庭建设设了一个新的助推器——争创“省级模范五好法庭”。虽然只比从前多了“模范”两个字,但各方面的要求有了更大的提高。
  2004年,余杭塘栖人民法庭、宁波望春人民法庭、诸暨枫桥人民法庭、湖州菱湖人民法庭、海宁长安人民法庭、永康芝英人民法庭、台州路桥金清人民法庭等14个法庭率先成为“省级模范五好法庭”。
  新的争创高潮已经开始,这必将使人民法庭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