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爱洒千里海防
浙江边防总队“三访四见”活动掠影
徐金春 刘来红/文

image

  边防民警带着铺盖行李住进村民家,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黄旭堂 摄
  新闻背景:
  从今年7月初开始,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决定部署开展“三访四见”活动,动员和组织边防派出所,以及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各基层边防单位的全体民警,从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入手,以“三访”为主要内容——访贫问苦、访疾问难、访外(外来人员)问弱(弱势群体),达到“四见”效果——人民群众对边防民警看见、敢见、愿见、想见,树立边防民警可亲、可敬、可爱的新形象,为创建“平安辖区”和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活动开展以来,全省边防派出所共走访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下岗职工、辍学儿童,走访出租房屋7758处、外来人口17726人,为群众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1万余元,解决了一大批关乎群众利益的急事、难事,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好评。
    
  一串串足迹、一声声问候、一张张笑脸、一次次握手、一笔笔捐款……在全省2800公里的海(岛)岸线上,数以千计的边防民警不顾烈日酷暑,风雨兼程,下渔村、上海岛,访民居、帮困苦,慰孤寡、济民工,把爱民为民之心无私地奉献给了驻地群众。走进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沿海地区的边防治安辖区,倾听一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故事,你会被感动。
  剪影一:抗战老兵入新居
  8月9日上午,台州市三门县沿赤乡官塘村两委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沿赤边防派出所,感谢边防民警对该村村民、抗战老兵郭亦足的关心。
  镜头摇回到7月31日。那天,公安部边防局、省边防总队“三访四见”活动督导组在沿赤边防派出所官塘村辖区走访,一段汇报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官兵们照顾多年的一名抗战老兵因条件有限,生活仍然十分困难。
  督导组一行便上门给老人送去了慰问金,却发现老人的住房已在几年前被烧毁,仅住在一个不  足7平方米的砖棚里,他们立即赶到沿赤乡政府进行协调。接下来两天,边防民警3次赶到乡政府,向乡党委书记汇报郭亦足老人的现状。
  考虑到老人不愿进敬老院,警地双方就老人的住房和生活困难达成了协议:一是由乡政府出面,落实老人每季度580元的民政补助款,解决其日常生活问题,每逢国定节日发放慰问金300元;二是由乡政府和官塘村村委会出资1500元为老人翻修房屋,边防派出所捐资为老人购买家具、衣服、粮食等生活用品;三是边防派出所与老人长期结对帮扶,帮助老人解决今后生活中的急事、难事。
  “八一”期间,边防民警们连夜赶工,老人终于在台风“麦莎”到来前顺利入住了“新居”。台风过后,边防民警又为老人送去了床铺、被子、衣柜、电扇等生活用品,给老人的“新居”装上了日光灯。
  “三访四见”内容解读:走访中,要求边防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下岗职工、辍学儿童等弱势群体家庭每户必到;对特困户,要建立扶贫帮困对子。
  剪影二:10年“黑户”被“转正”
  8月11日下午,瑞安市场桥边防派出所民警安林强、谷炯林两人前往浦桥村走访。途经浦新街时,一位老人上前主动邀请他们进家里坐坐。老人名叫金增发,60多岁了。他搬来小板凳,大家坐下来聊开了,老人直夸边防派出所的同志好,为民办事还送证上门。
  原来,安林强、谷炯林7月底入户走访时,金老汉反映,孙女和孙子都10来岁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还是“黑户”,生活和上学很不方便。两民警立即开展了调查。他们从村委会和村民中了解到,金增发的儿媳4年前去了意大利,儿子也一直在广西做生意,他俩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办理结婚证。所以孩子已经10多岁了,还没落户。情况搞清楚了,边防派出所将材料送到户政部门,给两个孩子办理了落户手续。8月7日,安林强将户口簿送到金增发老人家中,老人看到孙女和孙子入了户,高兴地说:“边防民警真是人民的好子弟兵,实现了我家多年来的心愿。”
  “三访四见”内容解读:边防派出所领导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普通民警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60户。下责任区期间,对群众的合理要求,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认真解释,说明原因。对群众申领户口、公民身份证、船舶户口簿、渔船民出海边防证件等,要主动上门服务。    
  剪影三:坑洼村道成坦途
  舟山岱山县大衢岛乍门村有一条方滨路,路的坡度和弯度比较大,转弯处又塌陷了一大块,不熟悉路况的拖拉机、摩托车经常要掉到沟里。这不仅让村里的“有车一族”蒙受损失,也给渔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罗家岙边防派出所周斌,正是乍门村的责任区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主动找村干部商量,建议村里修整方滨路。村委会一预算,修路费就需要10万元,可村里最多也只拿得出5万元,面对另5万元的经费缺口,村干部面露难色。
  周斌想,作为治安责任区民警,还有一份更重要的责任,就是要解决好村民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他马上和村干部一起去镇政府、跑办事处,反映困难情况,争取经费支持。后来,他还带头捐助了500元。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村民耳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党员、船老大都纷纷加入了捐款修路的行列。
  经过共同努力,镇政府解决了3.5万元,群众捐助了余下的部分。资金解决了,他又和群众一起买材料、铺路基,一条新的村级公路就这么诞生了。现在,一提起这条路,群众都会这样说:“派出所小周的功劳最大!”
  “三访四见”内容解读:走访中,边防派出所民警对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要事事有记录、件件有回音。凡是能做到的要尽力办理;凡是需要向党委、政府反映的,要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剪影四:真诚帮助上访户
  7月29日,宁海县峡山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施柏芳再次来到了老“上访户”——强蛟镇王石岙村水产养殖户薛女士家中。这已是“三访四见”活动开展以来,施柏芳第三次去她家走访了。这次,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经边防派出所努力,政府同意再次对她家进行损失补助。
  2003年,薛女士家鱼塘内的鱼突然大量死亡,损失10余万元。她怀疑是有人投毒,但公安、水产等部门经调查后鉴定,排除了投毒可能。
  薛女士不服,就是坚持己见,多次到县、市、省上访,并两次进京。期间,边防派出所做了大量的解释和劝导工作。“三访四见”活动开展后,施柏芳主动承担了对薛女士的走访、劝导工作。
  针对她损失大、家庭经济压力重的情况,施柏芳多次到县、镇两级政府进行协调,为她争取经济补偿,并动员所里官兵捐款资助,给她送去日常生活用品。现在,施柏芳有空就到她家走走,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鼓励她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恢复生产上,并与她结成了帮困对子。
  面对边防民警的深情厚谊和执着精神,薛女士被深深打动了。她主动表示要停访息诉,争取把鱼塘生产再搞上去。
  “三访四见”内容解读:“三访四见”活动要与当前公安部门开展的“大接访”活动有机结合,主动深入信访户家庭走访,做信访群众的知心人。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信访人不停访息诉不放过”,认真解决群众信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