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本报记者做“红娘” 露天电影进社区
  对于露天电影,上了年纪的杭州人总是感到特别亲切,这除了电影本身的内容外,似乎更多的是一种情调:街坊邻居们或端着大碗凉茶或提着半只冰镇的西瓜,在夏夜的凉风中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小议一番家长里短之后好看的电影徐徐拉开帷幕。
    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露天电影似乎已经渐渐远去。有时,几位亲朋好友凑在一起谈论时也无非偶发感叹:“以前杭州的红太阳广场有电影看的,现在都已经没有了。”在这些略带酸楚的小小抱怨声中,有个叫余浩的年轻人偏不信这个邪,硬是自费购买了全套的电影放映设备要在杭州的各个社区义务为大家放映露天电影。
    恰巧,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杭州采荷街道红菱社区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非常想在社区放映抗战题材的露天电影,以教育社区居民不要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件一拍即合的好事,让本报记者有幸在余浩和红菱社区间当了一回“红娘”。
    
  既找回当年感觉又受到教育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社区有很多居民都提出想看抗战题材的露天电影。实际上我们也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可苦于邀请不到放电影的人,所以久久未能付诸实施。现在可好了,居民们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红菱社区党委书记侯航雪兴奋地告诉记者。
    7月22日,记者来到了红菱社区。社区办公室里来办事的居民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大家一听说要放露天电影,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45岁的张小川是个热心人,也是一个对电影特别感兴趣的人。他一听说周六晚上要放电影,开心得就像个孩子似的:“啊!真的啊?到时候我一定带上儿子一起来看,让他也受受教育。”
    其实,在这些人中间最激动的还得算那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了,他们中很多人都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余奶奶今年已经80多岁了,说起烽火连天的岁月,一种莫名的追忆便浮上了早已苍老的脸庞。
    余奶奶向记者回忆:记得当年我还是个姑娘,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打响意味着什么,谁知,这战火一个劲儿的往南烧,飞机声、枪炮声弄得我们全家整天胆战心惊。有一天晚上,我们已经睡了,突然,一阵脚步声把我从梦中窜醒。“这皮靴声明显就是日本兵的。”当时我和妹妹抱在一起,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这些鬼子破门而入。“现在的年轻人啊,是该给他们看看这些电影,让他们知道和平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放抗战电影我感到特别激动
    放露天电影的时间确定在7月23日晚上7点30分,地点在红菱社区采荷街道文体中心。一切都定好后,记者将这个消息转达给了余浩。没想到,余浩获悉将在星期六晚上放抗战题材的电影表现得非常激动,热情地邀请记者前往他家挑选影片。
    余浩的家仿佛是一间尘封已久的仓库。虽然由于天气潮湿,房间里稍微有些发霉的味道,但几百盒整整齐齐叠放在架子上的电影,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似乎一点不为过。
    “这些都是抗战题材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地道战》、《地雷战》,还有《野火春风斗古城》,当然还有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屠城血证》……”余浩说起这一本本老电影,导演是谁,演员是谁,拍摄电影的时代背景等等,他简直如数家珍。
    最后大家决定在7月23日(星期六)晚上放映《屠城血证》。
    
    放映前得好好准备
    星期六,余浩一早便给记者打电话:“今天晚上要放电影可不要忘记了呀,下午能早点来帮我整理一下设备吗?”这当然是没问题的,记者满口答应。
    下午3点,当记者赶到余浩位于杭州鼓楼的家时,他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嘿,你来啦!还真早。”隔着街余浩和记者打招呼。
    一阵忙活,将音响、投影机、幕布等各种器材装上了等候已久的卡车,朝红菱社区进发了。余浩又一次兴奋起来:“嘿,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正儿八经的去放电影呢。”
    红菱社区党委书记侯航雪已经叫了一批工作人员等在那里了。车刚停下,大家便七手八脚的将器材抬到了采荷街道文体中心的空地上。
    接着,悬挂幕布、架好机器……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已经匆匆而过,天色也已经开始昏暗。
    余浩觉得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平台已经初见规模,但毕竟还没有调试,“你们先吃饭吧,这机器我再看看。”
    吃饭间,记者了解到刚才干活儿一直冲在最前面的那位姓戴的师傅,其实是采荷街道文化站的站长戴世明。“你们能到这里来放露天电影我们都觉得很高兴,而且是这种抗战题材的,非常有意义。多干点活儿算什么啊!”随着戴世明的话语大家也开始七嘴八舌开了。
    
    放电影的与看电影的分享着乐趣
  采荷街道文体中心一向人气较旺,时钟刚过晚上7点,吃完晚饭的居民已经三三两两地聚集到了广场上。
    余浩以前也放过几次露天电影,已经有了一些吸引人气的经验——随着他轻点手中的遥控器,一只可爱的小金丝猴跃然出现在了银幕上。这可乐坏了那些孩子们,拖着拽着家长直往里边挤,还时不时地学着银幕上那只可爱的金丝猴做出让人捧腹的姿势来。
    广场上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时间也已经接近了既定的晚上7点30分,天已经全黑了,《屠城血证》在社区居民翘首企盼中终于隆重登场。大概是因为题材比较严肃,刚才还在谈笑着的居民们在一阵飞机大炮的“隆隆”声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就连最顽皮的孩子也“噗”的一声坐在了地上,认真看起了这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日本鬼子多残忍啊!”在看电影的人群中,人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特别是一些老人,颇有些触景生情的味道。一位姓包的奶奶一边看电影一边和周围熟悉的人小声议论着:“真不知道那时候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啊?”
    随着电影的放映,人群越来越密集地围了起来,从最初的一两百人到了后来的三四百人。在不知不觉中,电影已经进入了尾声。
    大家看得认真,余浩也笑得欣慰。余浩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今年30岁,个头不高,瘦弱文静。可放起电影来一板一眼蛮有专业架势,他一边放一边和大家一起看,很投入。
    说起自己为什么会对电影如此感兴趣,他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记得5岁那年,也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家里人带我去江城路上的一个居民大院,里面在放露天电影,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大家一边看电影,一边谈笑风生。那种和睦的气氛感觉真好。那晚放的是《牛郎织女》,电影是黑白的,记忆却是彩色的。”
    自那以后,只要家里的大人给了零花钱,余浩便会立马去家附近的江城电影院看上一场。“我现在还记得,《启明星》、《小铃铛》、《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几部片子是我的最爱,那时候真是很快乐。”
    工作了,余浩被分配到当时的杭州电视机厂。可这份工作和他的兴趣格格不入,无奈之下,他离开了厂,自己去开了一家碟片店。“这可让我如鱼得水,既满足了爱好又成了自己的谋生手段,没有比这样的结合更好的了。”
    事实也是如此,自从开了碟片店,余浩更加“疯狂”了,不仅把小时候那些难忘的“记忆”全部收集了起来,更接触到了很多世界上知名导演的片子。“我很喜欢德国导演法斯宾德,他的《亚历山大广场》让人印象太深刻了。哦,当然还有英国老片子《The wall》(《墙》)。”
    “相信电影的力量吧,真的,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那份快乐。”余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