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8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文明墙”遭遇不文明毁损
本报首席记者 汪嘉林 文/摄

  为了开店,居然不顾有关规定擅自破墙。而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被破坏的竟然是很受居民关注的“文明墙”。这段时间,杭州十五家园的一些居民走过小区58号门前,都会摇头叹息:“我们的‘文明墙’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同时,本报记者也非常关注此事的发展,分别于5月24日、5月31日、6月6日,三次走访了杭州十五家园社区。
    
  “文明墙”4月底被毁
    这座大约100米长的“文明墙”就位于杭州十五家园社区22幢58号的旁边。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文明墙”大概修建于三四年前,墙面上画的是一些涉及精神文明的内容,原本非常漂亮,也算是社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居民眼里,这座墙更是社区文明的一种标志。
    可是,今年4月底,这道风景却被无情地破坏了。十五家园58号1楼一位姓王的住户,在没有经过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把这道墙给打通了。不规则的大洞仿佛一个难看的伤疤,本来连为一体的墙画在这里中断了,让社区居民心痛万分。
    记者从社区一位姓蔡的负责人处得知,王某破墙的原因是为了开店。为此,社区曾上门劝说,但王某都以家庭困难为由一直拖延。
    
    “文明墙”5月底修复
    为了这件事,社区居民已经两次向“12345”杭州市长公开电话反映,要求尽快解决。然而,事情过去整整一个月了,5月24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曾经光鲜的“文明墙”依然坍倒着,无声地诉说着一种无奈。
    记者了解到,王某擅自破墙的行为是不允许的。有关部门在给“12345”的反馈中也提到,当初王某在破墙时,街道相关执法人员曾过去阻止。4月25日,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执法局执法中队的执法人员又再次上门进行劝说、动员,但王某一直置若罔闻,这堵被破坏的“文明墙”依然没有恢复。“这样的做法对居民的感情是个伤害。”向“12345”反映情况的刘先生激动地说:“我从小住在这里,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每次看到这堵破墙,心里那个难过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伯也说:“十五家园是个老社区,在大家的努力下,能搞成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可以让这种不文明行为继续下去呢?一些社区居民担心,要是有人学样,大家都来破墙开店,社区的整体环境会变得无序。”
    可能也感受到了压力,虽然拆了墙,但王某一直没有把店开起来。记者从社区了解到,王某家确实比较困难,属于社区里的困难家庭。每次社区去做工作,王某也总以家庭困难为由,不肯把墙补起来。“王某家里的情况我们也知道,但王某必须依法办事。”长庆街道城管科一位负责人明确地说:“按照规定,破墙开店是不允许的,这堵被破坏的墙一定要补好。”
    5月31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十五家园社区时,一面崭新的水泥墙已经砌好。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砌这面墙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社区没有执法权,虽然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但由于王某一直拖着不办,社区也没有办法,最后只有请街道出面联系行政执法局、长庆派出所等单位联合将这缺失的‘文明’给补上了。”
    
    破墙开店门槛高
    记者日前从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土地管理局、杭州市行政执法局等多家了解到,目前如果要在杭州破墙开店则必须经过多个部门层层审批,开店的门槛比较高。
    “根据《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要破墙开店首先要到城市规划部门取得审批意见,然后需要到土管局办理‘住改非’(住宅用地改非住宅用地)手续,值得注意的是,在办理‘住改非’手续时相应的土地使用年限会发生改变。最后再到行政执法和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杭州市行政执法局赵荣福局长告诉记者。
    由于王某没有办理任何破墙开店的手续,社区在给予这种行为以禁止的同时也在积极帮助王某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生活困难。
    6月6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十五家园社区时,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已经给王某办理了低保手续,社区还在积极为他联系多家企业,争取能让他早日再就业,走出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