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优秀动漫绝地反击
让洁净的声光电和孩子的成长相伴
本报首席记者 汪嘉林/文 王志浩 陆国庆/摄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生下来就被声、光、电等一系列融合了现代最新技术的产物所包围。无论是电脑上最酷、最Hi的网络游戏,还是电视上、电影中清新可爱的动漫造型,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给年轻一代以最强烈的感观刺激。
    也正因为如此,动漫产品内容上的良莠不齐,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省内某基层法院少年庭去年审结的83件案子中,有八成获罪青少年是在暴力游戏的影响下走上犯罪道路的,而且,他们所涉的大多为暴力犯罪。
    是动漫害了孩子吗?正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作出了不一样的回答。“此次动漫节中将有一大批优秀的动漫产品亮相,为的就是同那些不健康的动漫产品争夺孩子的注意力,还孩子以天真无邪。”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执行副总监徐青这样告诉记者。
    是的,以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以打造动漫之都为目标的动漫节,其出发点是奉献给孩子一个纯净的动漫世界。

    记者调查:暴力游戏直逼青少年
    阴森的街道,伴着凄厉的惨叫,一具具僵尸向人类走来……这是记者于5月27日在杭州采荷社区某网吧内看到的一幕。坐在显示器前津津有味地“享受”这恐怖一幕的,是一群中学生模样的孩子。一位学生玩家向记者介绍,这款游戏叫《生化危机》,玩家的任务就是用各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向步步逼近的僵尸开火。
    记者也硬着头皮体验了一回,让心脏受尽折磨之余,留下的印象只有恐怖。但据说,这款游戏深受时下学生玩家的喜爱。
    “游戏中体验的杀戮快感会上瘾。”记者面前的这位“骨灰级玩家”(最高级别的玩家)只有16岁,就读于杭州某中学,两年前开始接触电脑游戏。在网上,他叫“守望者”。
    最早吸引“守望者”的正是著名的CS(反恐精英),他非常喜欢扮演“悍匪”角色:“拿着我的AK47半自动步枪向警察扫射,多爽啊!”从此,“守望者”几乎日日夜夜泡在网吧里。
    当然,游戏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走在街上,不晓得啥东西突然响了一下,我下意识地转身躲进了墙角。”他有这样的举动已经不止一次。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因为长期玩暴力游戏而产生的人格变异,是连“守望者”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在网吧里,“守望者”的朋友告诉记者,他曾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自从迷上电脑游戏后,不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创下了连续一周旷课打游戏的纪录。“以前挺开朗的一个人,现在连看人的目光都不一样了。有时候他躲闪游离,有时候又目露‘凶光’,感觉都有些神经质了。”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调查中发现,像“守望者”这样每天都要在游戏中“杀个把人”才觉得心情畅快的人不在少数。在对杭州江干区5家网吧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是在查询资料,近二成的人是上网聊天,其余都是玩游戏者。这其中,暴力游戏是最“受欢迎”的。
    其实,随着大量含有暴力、色情成分的不健康的动漫作品充斥市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引上了歧途。
    近期,温州破获了一起结伙持刀入室抢劫案。他们用暴力手段砸开被害者的家门,如果有人反抗,就毫不犹豫地挥动手中的西瓜刀。这个团伙的为首者,就是一个年仅21岁的暴力游戏迷。据他交代,自己已经分不清游戏和现实的界限,游戏中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令他“心旷神怡”。就这样,他渐渐在游戏中迷失了自己。

    专家意见:动漫是形式关键在内容
    杭州采荷中学校长严国忠,长期从事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研究,他认为这种残忍的体验对于世界观、伦理观还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有害的。
    “其有害之处首先在于,它模糊了青少年对好坏对错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偏离。暴力游戏其实是最简单的一种游戏,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定位。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游戏中,没有善恶、美丑、是非、对错之分。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游戏里,生命个体是那样微不足道,既没有了生命的质感,也失去了活生生的人性和人情味。长期接触这样的游戏、习惯于血肉横飞的孩子们,难免会感情粗劣、心灵麻木,对现实生命的宝贵,失去天然的判断能力,从而形成一种麻木的生命观。”严国忠校长这样告诉记者。
    “动漫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形式,本身并没有对错、善恶之分,关键还是要看所传达的内容。”杭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韩似萍老师这样说。
    而就读于杭州第十五中学的刘漪文,似乎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这个观点。
    刘漪文一直是班里佼佼者,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动手能力强,是同学眼里的好班长、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里的好孩子。
    说起自己的成绩,刘漪文似乎不以为然:“其实也没什么啦,你看‘小忍者’(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都是那么努力的,我这点成绩和他相比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一说起动漫节,刘漪文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动漫节上有好多好玩的娃娃,还有我崇拜的偶像,到时候一定要叫妈妈带我去看……”
    刘漪文的母亲也为女儿感到自豪,说起教育方式,她很有一套:“喜欢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应该扼杀。不过,家长应该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这样才能对内容把关,及时引导。既然动漫
    是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创造条件。”
    韩似萍老师非常赞同刘漪文母亲的“教女之道”:“以前我们老是在否定工具,电视机出来了,说我们的孩子沉湎于电视;电脑出来了,又说孩子沉湎于电脑,其实电视、电脑都只是个载体、是工具。就像有的孩子因为玩网络游戏而犯了罪,不该把账算到电脑或互联网头上,而是那款游戏所传递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偏差。”
    韩老师认为,动漫之所以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是源于孩子的“生存体验”。“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接触到了电视、电影、电脑,他们喜欢接受图像化、立体化的信息。动漫正好迎合了青少年这方面的需要。”所以,不应该一味否定动漫、电脑游戏,而是应该用优秀的动漫作品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引导他们走上正途。“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办得非常及时,优秀动漫作品已经到了该绝地反击的时候了。”
    
    最新动态:动漫节向不良动漫宣战
    当动漫、电脑游戏成为青少年喜爱的流行时尚,我们的游戏制作者、管理者、教育者,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呢?此次在杭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这样回答道:“要用健康的、优秀的动漫作品来向充满暴力、色情的动漫作品宣战。”
    为此,动漫节主委会早就向国内外优秀动漫作品发出了“英雄帖”,应征而来的包括杭州本土的游戏新作《超人哔哔曼》。“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款针对10~18岁青少年的动漫产品。在游戏中,玩家通过解开各种各样的智力题来避开一个个陷阱。而且,这款游戏可以联网玩,让更多的孩子在竞争中学到知识。”
    记者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在电脑上体验起了这款充满童趣的游戏。这款游戏色彩丰富、明快,人物都采用了最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Q版造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中玩家将碰到各种各样知识丰富、涵盖面广的智力问题,而且这些智力题随机产生,重复的可能性很小。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青少年所津津乐道的网络游戏、动漫影视剧,相当一部分都来自国外。动漫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必定会附带着强烈的、创作国所特有的价值观,一旦进入我们国家,肯定会带来这样那样的价值取向冲突。比如时下非常流行的CS,虽然制作很精美,但匪徒与警察对峙的场面,显然和我国国情是不相符的。而且,这款游戏在西方国家是一款只许成年人玩的游戏。”作为游戏出品公司的董事长,王潇对《超人哔哔曼》的设计很满意:“我们用智力题问替代了那些打打杀杀,让孩子在尽情享受游戏的时候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次动漫节之所以要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行,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给社会一个信号,优秀动漫作品要反击了,要将那些不良动漫从孩子们身边赶走。”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执行副总监徐青告诉记者,曾入围斯图加特国际动漫节的国产动画短片《生日快乐》也将在此次动漫节上亮相。这是一部利用电脑技术制作的3分钟短篇,作品用剪贴画的视觉效果,讲述一对父母用摄像机记录儿子生日当天放学归家的过程,表现了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