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8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一版:法眼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聚焦求职市场四类陷阱
本报首席记者 汪嘉林 文/摄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学子来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找到一个既能体现自身价值,又适合未来发展的职业可谓至关重要。现在,正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有部分别有用心的单位及不法人员,借机制造种种“陷阱”进行坑骗。
  记者走访了杭州市多所高校,了解到学子们遇到的种种“求职陷阱”后,专门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周加敏处长及有关专家,他们针对高校学子在应聘求职过程中的遭遇与尴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帮助毕业生“擦亮双眼,避开陷阱,少走弯路”。

    陷阱1——为创业被骗10万
  去年年初,杭州市某高校学生闻某可谓损./0失惨重,他本想毕业后即自我创业,未曾想被骗走了10万元保证金,深陷困境。据闻某称,2004年3月,他在进行就业准备时,偶然从报纸上见到一则“湖北某医药公司在浙江招代理商”的消息,便动了心,与该公司联系。闻某与该医药公司工作人员胡某接洽后,办理了各项事宜。4月29日,闻某到湖北武汉该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并交付保证金3万元。一星期后,胡某通知闻某可以签订天津市市级代理合同,闻某遂又交付了7万元保证金,然而以后便没了下文。5月27日,胡某在闻某的多次催促后来电话,称此项业务已转到公司另一人员刘某手中,刘某负责浙江市场,会主动和其联系。可接下来又是数月没有消息,闻某再次打电话找胡某,对方称此项业务又转到了鄂某手中。闻某向鄂某咨询,鄂某以公司上市需内部调整等为由一再推脱。直到9月20日,刘某又通知闻某,公司不打算在浙江做代理了,要开设医药公司,让他做销售员。而当初合同规定的是闻某从公司拿药,负责浙江各区县代理销售,从中获取利润。听到此消息,闻某觉得可能上当了。他从互联网上与河南、山西、江苏等地医药代理联系后发现,该公司在各地几乎采取了同样的手段骗钱,已敛走了近100万元保证金。闻某遂与另一医药代理曹某约好后,赶到湖北,并按公司规定写了解约申请,要求退款。对方答应在一个月内答复,可直至今年1月仍没有结果。最后,在多方努力下,闻某终于在3月4日取回了自己被骗近一年的10万元保证金,为此,他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专家观点】自主创业是高校学子就业的一种新途径,杭州市也为优秀学子创业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包括创业基金、优惠贷款等。但社会上情况复杂,高校学子打算创业时应尽量选择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行业,如软件工程等。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诸如连锁店、销售代理等则需小心谨慎。一般来说,大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与社会上,尤其是商场中尔虞我诈的各种情况不同,这种所谓的“外地代理”尤要注意,校方也不提倡。
  陷阱2——网上求职遇骗局
  记者在杭州的4所高校,都碰到了毕业生用网络求职遇诈骗的例子。应届毕业生李某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求职简历”,不久一自称“广东某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便回了信,让其重新填写一份更详细的个人简历,其中包括“详细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可几天后,该毕业生却接到一个自称是市公安局刑警的电话,称其手机电话号码与一案件有关,要求该学生关机3小时。李某信以为真,依吩咐关了机,10来分钟后经人提醒意识到事有蹊跷,赶紧打电话回家。果然,已经有人给其家打过电话,称李某因与他人发生争执受了重伤,现需紧急手术,让家里赶紧电汇4万元至某账号。骗局这才暴露无遗,其在网上填写家庭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险些害了自己。在记者了解的类似情况中,幸好只有某重点高校一毕业生被“招聘”单位骗走1万元,其余案件大多未遂。警方正在就此类诈骗案件展开侦查。
  【专家观点】在求职中,网络的作用有利有弊。网络的确给大学生提供了空间和便利,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奔波,有时候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但因其具有的虚拟性也有很多漏洞,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近些年,网络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才网,除知名企业,大学生在网上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相当有限,应自己或让亲友去协助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如果一点儿都不了解就贸然填写详细简历信息或前去应聘,很容易受骗,还曾发生了一些大学生网上应聘被卷入传销的情况。所以,网上应聘要格外慎重。
  陷阱3——企业拿合同做文章
  杭州市某重点高校几名应届毕业生经层层笔试、面试,终被国内某航空公司录用,先前谈好的待遇等让他们较为满意。等到签合同时,该航空公司极力催促签字,并表示合同绝对没有问题。少数学子动笔就签。而一些细心的学生将合同条款逐一查看后,发现合同上的内容包括薪金等与先前谈好的差了很多。大部分学子拒签合同,又得重新去找工作了。此外,发生在应聘后“试用期”的合同陷阱也同样存在,一些学子在应聘后经历了长达6个月的“试用期”,可被这样“无偿使用”后,却以“不适于该工作”为名解聘,由于双方没有签订相关合同,致权益无法保障。
  【专家观点】高校学子找工作一定要有法律意识,要知道自己在应聘、试用期间会享受到哪些权利。另外,找工作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对于各种招聘信息要认真分析,辨清真伪,签约时更应慎之又慎。招聘方也应从提高企业信誉出发,诚实守信。
  陷阱4——虚假招聘意在敛财
  连日来,本报不断接到学子和家长的电话,反映一些招聘会在广告中夸大其词,一些说是要招人的“知名企业”,其实在滥竽充数,家长们怀疑这些招聘会组织者的真实目的,在于通过卖门票敛财,而一些“知名企业”不过是被拉来吸引求职者的幌子。有读者反映,有地方在举办招聘会10元的票价太高。记者就此咨询了杭州市物价局,物价局称此类属市场调节,不做强制规定。
  一些学子质疑一些招聘会主办方的真实意图,称“水分太大,掺假太多”。记者曾先后数次来到招聘会现场,买门票后进来求职的毕业生挤满了会场。但手捧简历的学子们大多对这花样繁多的招聘会不满意。浙江大学一位女硕士生告诉记者:“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参加各式各样的招聘会。感觉是招聘会对外宣称得很好,实际参加招聘的单位数量严重缩水,知名企业很少或者根本不招人。”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对此也深有感触:“为保护应届大学生的利益,我们曾多次对这些打着各种旗号的招聘会上组织暗访调查,结果发现有的招聘会竟有近一半的单位是在滥竽充数。我们对虚假招聘这一现象深恶痛绝,即使‘友情客串’也不应该。有的其实在借机进行企业宣传,更让人鄙视。坑骗这些刚走出校园、满怀真情、意气风发的学子,是违背良心和道德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打着知名企业旗号,实际上就是该企业的一个销售代理;有的说招物理专业的,我们带着物理系的男生过去,他说招女生。5分钟后我们又带两个很优秀的物理系女生过去,他们马上说招满了。一些主办者实际在通过招聘会这种方式,给自己创造一个盈利赚钱的环境,而这既损害了招聘市场的信誉,又伤害了大量学子的感情……”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还见到国内一著名糖果公司制作得十分精美的展台。学子们告诉记者:“该公司从年前就开始大规模招聘,收了很多简历,但从未组织过应聘。经询问,他们说该公司在全国就招一个人,这样做的目的是做免费广告。”
  【专家观点】学子们选择参加招聘会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擦亮双眼,多参加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另外,要认清招聘会只是一种求职的方式,要多渠道并举。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招聘会的监管,不能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