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31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八版: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致富“捷径”直通牢狱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唐颖 文/图

  河南的张白富带着老乡到杭州来“致富”,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走的这条“致富捷径”却是一条通向监狱的歪门邪道。
  靠背后假币露馅
  2004年12月22日凌晨,湖州市吴兴区公安分局爱山派出所的民警对辖区内旅馆场所进行例行检查。当民警查到南洋饭店518房间时,发现该房间登记人数为3人,且均为男性,而实际住宿的人数却是6人,其中4男2女。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民警的高度警觉。经盘问,这6人都来自河南信阳潢州,其中有两对是夫妻。当民警询问他们来湖州做什么时,这伙人有的说是路过,有的又说是做生意,含糊其辞。民警觉得事有蹊跷,又问他们是如何到湖州的,他们称是坐了自家的面包车过来的,车主就是他们当中一个叫张白富的人。
  于是民警让张白富带他们来到停车点,对面包车进行了检查。张白富对民警声称,他们都是正经人,他想带老乡们出来见见事面。民警对面包车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进行仔细检查。此时,张白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当民警仔细在面包车的后排位置检查时,张白富的脸“唰”的一下白了。果然民警从后排座位靠背的皮套里掏出了六七包用报纸包裹着的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面额为50元和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共有14000余元。
  真币换来假币
  刚开始,6人都矢口否认自己与纸币有关。张白富还坚持称,自己车里不可能有假币,肯定是有人故意栽赃于他。而另外5人则称,他们只是坐了张的车,对纸币的事一无所知。很快天亮了,审讯没有多大的进展。民警将目光转移到那些包裹可疑纸币的报纸上,发现那都是河南信阳的地方报纸,这间接证明,这些纸币极有可能就是张白富这伙人从老家河南信阳带出来的。民警又对张白富等6人的穿戴细细搜查,当搜查到一对邓氏夫妻时,这对夫妻的脸涨得通红,不断躲闪。结果,民警在他们穿着的皮鞋鞋垫下各搜到一张面额为100元的纸币。而这两张纸币的券别、版别、号码及纸质也都和先前发现的纸币完全相符。于是,民警又折回到面包车上,进行彻底搜查,在中排座位后背的皮靠背内又发现了同样用报纸包裹的纸币,共计18000余元,同时还找到了一些锉刀和擀面杖。经鉴定,这些纸币均为“机制版假人民币”。
  锉刀擀面杖制造凹凸感
  在铁的事实面前,张白富一伙人再也撑不住了,承认了各自持假币犯罪的事实。2004年10月,张白富在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的停车场内遇到了一个兜售假币的中年男子。张白富用3800元真人民币买下了40000元假人民币。临走前,男子特别提醒,50元面额的假币表面是经过处理的,摸上去有凹凸感,跟真的一样;而100元面额的假币得自行处理,并“传授”了张白富一些处理方法。张白富按照那男子的办法,买来了一把锉刀和一根擀面杖,躲在角落一试,果然奏效。
  带着老乡兜售假币
  买了那么多的假币,张白富并没有马上出手,12月中旬他返回河南老家,召集了自己的妻子胡某、老乡邓某夫妻、申某和魏某5人,说明了自己要做假币生意的想法,其余5人听后,立即响应。张规定:100元的假币20元一张,50元的假币14元一张,大家从他那里买去后再各自行骗。
  12月20日,6人从河南老家出发来到南京,当天,张白富就按事先的规矩,向其余5人分发了32张100元面额的和3张50元面额的假币,并现场用锉刀和擀面杖演示了制作凹凸感的方法。之后,一伙人便分头行动,采用乘坐出租车、购买水果等方式,借机用掉假币,换取真币。当晚一伙人“收兵”后,6人用假币换取了近800元真币。第一次行骗的“收获”还算不错,第二天,张白富打算去杭州“一试身手”,由于路上堵车,当晚便住进了湖州的南洋饭店。正当这伙人对张白富带领大家“致富”一事兴奋得睡不着觉时,房间的大门被民警敲响了……
  3月17日,湖州吴兴区人民法院以持有、使用假币罪判处张白富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其余人员被吴兴区警方治安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