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3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七版:前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公立学校的旧电脑,宁肯卖给收破烂的,也不愿给民办子弟学校——
教育不公呼唤公平教育
李斌 李亚杰

  据新华社 贫困生上学难、薄弱校更薄弱、好学校集中了更多家境好的孩子……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并且积极向农村和西部倾斜,然而“两会”前夕,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仍然在陆续抵京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现状:到底多不公平?
  “公立学校的旧电脑,宁肯卖给收破烂的,也不愿意给我们。”2005年1月,北京某民办子弟学校校长无奈中夹杂着辛酸,“而我们,想买台电脑都难。”
  择校风愈演愈烈,教育部门杀一儆百效果并不显著。柴宝成委员说,“要想孩子上重点,先交几万赞助款”、“择校费,择校费,含着家长多少泪水”……这些社会新谚语道出了家长们内心的酸楚。资料显示,有的地方择校费“1分值千金”,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愿意“购买”更好的教育。正如一位家长所说:“过去孩子有书读就行了,可现在,上不好小学就上不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高考录取中的种种不公平、愈演愈烈的择校费……一系列新闻事件和街坊邻里的事情,让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了教育的种种不公平。而教育到底有多不公平?谁也无法准确回答!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负责人杨东平在报告中指出,这是由于信息披露极不健全,测量教育公平状况的指标极少,且残缺不全。
  症结:公平欠缺源自何处?
  原因何在?3月1日,刚抵达北京的袁祖亮委员说,最大问题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欠债太多。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一系列不公平现象衍生:有钱交“择校费”就可以上好学校,等等。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徐玉麟委员说,农村学校无论在财政投入的比例、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师资水平、师生比例都远远低于城市,农村每个学生的平均教育经费比城市少60%至80%。我国尚未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地方都在农村,文盲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农村,文盲率是城市的2倍以上。
  城市内,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也失衡。徐玉麟委员认为,大中城市普遍有重点校、普通校、薄弱校,办学质量差距明显,“择校费”制度进一步加剧了各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
  对策:强化政府行为
  “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这一问题亟须引起更大关注。”任玉岭等委员大声呼吁。
  同等机会,同样优质……好的教育应该为大多数人提供这种教育。政府部门应确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在不断保障教育经费充裕、稳定的同时,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提升和改善教育品质,确保教育公平。
  段雄委员表示,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的一种价值观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行为。(李斌 李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