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八陵被开山炮炸得遍体鳞伤李长春批示终止采石秦文
11月15日,陕西咸阳市礼泉县昭陵保护区内千亩的采石场中,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和忙碌,满眼是成堆的石块、石渣和闲置的机器,进入采石场的山路已经被封堵,路边的矮墙上刷着墨迹新鲜的标语: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除了几个留下来看机器的人,赵兴发是惟一还在干活的采石工人,他说自己还有最后的一批石灰要烧。 赵兴发住在昭陵脚下的庄河村,该村1000多人,在采石场干活的有600人。在一个月前,他们接到通知,采石场将被关闭,他们需要另谋出路。 改变这些采石工人生计的是陕西省政府以政府令形式下发的一份文件。文件要求关闭包括昭陵在内的唐十八陵保护区内所有的采石场。 记者获悉,这份陕西省政府文件的出台源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唐十八陵保护问题的重要批示。 内参揭示的问题 9月6日,新华社的一份内参引起了李长春的注意。这份内参写道,分布在陕西省咸阳市和渭南市内的唐十八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遭到屡禁不止的非法采石危害。目前,18座唐陵中近10座陵园风貌遭严重破坏。 当天,李长春作出批示,请陕西省政府予以关注。 唐十八陵,是唐朝18个皇帝的陵墓。分布在陕西省咸阳市和渭南市的6个县内,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石成室,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专家将唐十八陵与埃及的金字塔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造就的独一无二的王陵墓葬群,在世界历史和文物价值上,唐陵绝不逊于金字塔。 10月15日,陕西省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下发文件,要求用1个月的时间,对唐陵保护范围内的开山采石进行专项治理。文件要求7天内全部停止在唐陵保护范围内开山采石。 陕西省为此专门设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10个陵体已被破坏 经过实地调研,陕西省唐陵专项治理小组承认:开山采石对唐十八陵的破坏的确严重。位于礼泉县的昭陵被专项治理小组认为是唐十八陵中采石面积最大的陵区。 远远望去,这座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合葬的昭陵陵身和陵顶依然苍翠,而主陵脚下却因为大量山石被采,显出一片白花花模样。 据了解,治理前昭陵脚下共有10余家连在一起的采石场,连起来足足有近千亩。 “照这样的开采规模,不出10年,昭陵就会被夷为平地。”昭陵博物馆田野文物保护大队有文保人员如此评判。 相比之下,定陵的破坏程度更甚于昭陵。治理小组认为:“对定陵的采石,绝对是毁灭性的。” 定陵是唐中宗李显的陵寝,位于富平县宫里镇凤凰山上。凤凰山以出产墨玉和磐石久负盛名。富平县文物局长段国强用“蜂拥而起、遍地开花”形容近10多年来当地人对凤凰山石材的机械化开采。 从凤凰山脚下向上望去,山体东西两翼从颈部断开,东翼山峰已经被炸掉2/3,西翼的山顶和山腰已是白花花的一片。陵顶的西北方向已经被全部炸开,直接威胁着墓道的安全。 文物保护与矿产开发的矛盾 富平县定陵文管所所长纪林说,对于定陵的保护,就是在采石与反采石的反复较量中艰难进行的。 按纪林所说,在此前,有文保人员因为制止非法开山采石,与当地村民发生过多次恶性冲突。现在,碰到类似情况,文管所更多的选择罚款和向上级汇报。 “但是罚款肯定会更加刺激采石活动蔓延。”富平县文物局局长段国强坦言。 陕西省文物局执法监察处一位负责人认为,在唐陵范围内的开山采石之所以在20多年来难以遏止,主要是经济利益使然。 这位负责人称,唐陵周围基本属于山区、半山区,人均耕地仅有一亩左右。记者了解到,在定陵所在的宫里镇,采石和石料加工、石刻制品所得的收入在家庭收支和地方财政中,几乎都占到了70%左右。 “地方政府的非法许可造成了今天彻底治理的困境重重”,治理小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唐陵所在的几个县,为发展经济,当地政府都不约而同对石材水泥产业予以扶持。在这种政策指导下,其他部门在审批一些建设项目时忽略了对文物的保护。 一位文物部门的官员告诉记者,在唐陵地区建立的开山采石企业,需要经过国土资源部门、工商部门、公安局的审批,就是不用经过文物部门审批,文物管理部门的权力在这里是空置的。 保护方案正在制订中 10月26日至10月29日,70家采石企业被停产。 在昭陵脚下的庄河村,一些失去挣钱渠道的村民们就向记者抱怨,说采石场当初是政府批准开的,现在又是政府让关闭的。大家以后还靠什么吃饭? 按照此前陕西省政府以政府令形式下发的文件精神,唐陵保护区内非法的采石场和石料加工企业一律关闭,经过许可的企业在保护区外寻找新的采石地点,省里提供优惠政策。 11月15日,是专项整治的截止期限,记者了解到,陕西省政府尚未拿出一套完整的善后措施。 陕西省文物局文保处针对这次专项治理,专门制作了一个经费预算表。预算包括建立封堵墙、保护碑、界桩等,永久性封堵进入陵区采石路段;重新准确界定唐十八陵的保护范围。 预算总计92.35万元,但至今这笔经费尚未得到上级批复。 富平县文物局长段国强将经费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由国家直接监管。他说,要想长久保护好唐陵,必须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最好的办法是国家设立一项专项资金,由陕西省文物局直接管理资金的使用。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主任赵荣承担了制订昭陵保护方案的工作。 考虑到昭陵保护区内居住着众多居民的现实,赵荣提出,昭陵将不可能采取完全的封闭式管理。现在对昭陵的定位就是一个巨大的郊野公园。在这个定位指引下,当地农民自然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赵荣举例说,当地农民可以开展农家旅游、观光采摘等休闲项目。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赵荣的这一方案正在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如果可行,也许是一条有效的唐陵保护方案。”赵荣说。(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