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8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
——本报广场法律服务活动拾萃
本报记者 史诗 余春红 陈晓青 仇健 蔡亮文 王志浩 陈立波 徐晓 摄

  昨天的杭州吴山广场,成了法律主题广场:巨大的红色充气横幅冲破了弥漫在清晨的浓雾,36个律师咨询台形成了两条长长的法律服务带。天册、星韵、海浩、泽大、五联、昆仑思源、京衡、裕丰、六和、星韬、政法联等11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36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让整个广场成了法律知识的海洋。这一刻,我们与法律如此接近;这一刻,我们与读者如此贴近。
  “你好了吗,轮到我了吧?”热情高涨的读者一大早就在咨询台前排起了长队。民工兄弟的劳动纠纷困惑、老人的民间借贷问题、妇女的离婚财产分割矛盾……迎着一个个法律疑难和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耐心和信任在律师和读者之间流动。
  咨询活动定于早上9点正式开始,但是还不到8点半,就已经有不少律师提前赶来。浙江昆仑思源律师事务所的吕健律师就是来得较早的一位。赵大伯向吕律师反映说,他的房子虽然只有61个平方,但1998年物业公司却向他收了8000多元的费用,而且没有给任何收据发票。赵大伯气愤地说:“测绘费是无中生有的,生活垃圾清运费和化粪池清理费是重复收的,另外还有7项收费也不明确。”针对赵大伯的遭遇,吕健律师说,物业公司的行为属于乱收费,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物业公司收费应该透明,不仅在收费前要征得业主同意,而且事后要给予发票并明示钱款的使用去向。吕健律师建议赵大伯先和物业公司协商,如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赵大伯听得连连点头:“别看这位女律师年纪轻轻,还真有水平。”
  杭州的陈女士显然有备而来,她在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的姚振松律师面前一坐就是半个小时,一连抛出了3个法律问题,姚律师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这下可急坏了一直在后面等候的张大伯,实在等不住,张大伯只有赶紧换家律师事务所。为了能早一点获得律师的解答,一些性急的读者还插起了队。一位大伯向浙江政法联律师事务所的吴天浩律师咨询完有关他家多年遗留的住房问题后,刚一起身,边上另一位男士就一屁股坐下,这可惹急了旁边的大妈:“我早就来了,等了好久,你怎么可以随便插队。”后面的人也跟着嚷起来,“我们也等了很久了,咨询要排队。”看到这场面,吴律师只好笑着说,大家不要急,在旁边耐心等一会,我保证给你们每一位都有满意的解答。记者发现,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的魏勇强律师可能是现场最细心的律师了,他自备了信笺,像记录档案一样,不厌其烦地记录了每个咨询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咨询事项以及自己的解答。昨天上午,几乎每个律师咨询台前都挤满了人,有几位读者甚至拿着材料跑到正在一边分发报纸的记者面前,要求解答法律问题。一位老奶奶还向记者提起了意见:“好多年没有看到排长队了,你看看,每个咨询台前都有这么多人。我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律师啊?”对于这样的问题,记者只能抱歉地笑笑——渴求法律帮助的人实在太多了。
  一些得到律师解答的读者告诉记者:“律师能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难题。”一位姓姜的小伙子来到了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谷律师面前:“谷律师,我不太懂法律,起诉状到底要怎么写,你能不能教教我?”谷律师看了小姜草拟的起诉状,现场指导起来:“诉讼理由应尽量提及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原因……另外在请求事项上还应补充一条关于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一条”。小姜照着谷律师的建议,改好起诉状,满意地走了。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的姚建彪律师则在现场给市民上起了法律辅导课。人们七嘴八舌地问道:“公安机关立案后,到法院阶段,都有些什么程序?”“轻伤要判多少年?”“打官司如何收集证据?”面对一系列法律常识问题,姚律师耐心地给大家作了解答。市民们满意地说,我们平时不太懂法,听了姚律师一番解答,心里透亮多了。
  为读者送法,为读者解难。本报从社长到普通员工都在现场提供服务。社长王建新亲自把一份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分送给读者,逮着个空闲又倾听起读者的心声,听取读者对办报的意见建议。总编辑杨永敏和副总编辑俞评、董晓敏这回也在现场设台给读者当起了法律顾问。在杭州某房地产公司打工的赵师傅在公司上班多年,却一直未能加薪,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没有签,法律知识缺乏的他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杨总编当即向赵师傅指出,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并建议他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杨总编还向赵师傅建议,必要的时候可以来本报反映情况,由本报派记者为他维权。发行部的工作人员在副社长冯尚友的带领下为读者精心准备了4000份免费赠送的报纸;报社办公室的全体人员把凝聚着本报多年办报心血、为读者精选400个法律问题的服务性书籍《实用法律指南》带到了现场,供大家翻阅、购买;而所有平日里奔波在采访一线的老记们,此时依然忙碌而快乐地穿梭在读者之间,记下他们的声音,记下他们的法律渴求,记下又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意义的节日。原定于上午结束的法律服务在不知不觉中延续到了下午1点,还有读者久久不肯离去。“我们相信《浙江法制报》,这是一份为老百姓说话的报纸。”一个上午的活动,作为记者,我们默默地在这样朴素的赞扬声中自豪和自勉。20年来,从本报诞生的第一天起,服务读者、法律便民就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尤其是近5年来,随着法制进程节奏的加快,为读者送法,向百姓授法,我们的旗帜一年一年传承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