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9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逃逸“小霸王”在电子眼前“熄火”
冯一飞

  国道上 老人死于车祸
    2004年7月6日17时左右,桐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位正在320国道执勤的民警接到过往司机报案,称有一老人躺在国道上。现场,一位60岁模样的老人坐在发烫的国道非机动车道上,上身倚靠着隔离护栏,手里攥着一张新版百元人民币,脸上有明显的擦伤痕迹,已经昏迷,一辆三轮车停在老人身边。民警立即向大队汇报,随后一路警笛直奔医院。
    经现场查勘,除了三轮车车把上有微量的白色油漆外,再无其他有价值的线索。不多时,桐乡中医院里传来消息,老人终因未能及时救治而死亡。
    7月7日,法医鉴定报告出来了,证实老人死于车祸。
  医疗站 曾来受伤老人
    7月8日,愁眉紧锁的办案民警在中医院里无意听到当班医生嘀咕:也真奇怪,听振东社区医疗站的人说,前天他们那里也收过一个老人。医生的话让民警心里一动,立即赶到位于振东社区医疗站。医疗站的潘医生向民警反映,6日下午将近16点左右,有几个外地口音的人将一位老人送来救治,称是在建筑工地摔伤的。潘医生觉得老人伤势严重就没接受,要求他们立即将老人送到大医院抢救。
    “是一辆白色的货车,车上有3个人,将老人扶下车时老人已站不稳,脸上还有擦伤痕迹。口音是外地的,不像浙江人说的普通话。”潘医生还说:货车的车斗里装着一辆三轮车,车门上有一道弧型的文字,车牌是“浙A”开头的。
    有了这些,民警基本断定两处的老人是同一人。那么找到这辆白色的货车就是侦破全案的关键所在。
    7月9日,办案民警立即兵分两路,分别从桐乡东侧入城的各条道路上的摄像监控点和医疗站东侧的所有沿街店铺进行查看走访。
  监控器 民警锁定货车
    可是,停电、限电在此时蒙住了民警的眼睛。因停电,民警在摄像监控点一无所获。
    7月11日,民警挨家挨户走访店铺群时,在一家小超市里,终于峰回路转。“6号那天是有一辆白色的货车从我门前过的,往西去的,在隔壁阳光花园门口还停了一下。”超市老板还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一带刚开发,过的车很少,所以我就注意到了。”民警立即赶到超市隔壁的阳光花园。
    “看一下我们小区装在门口的监控好了。”保安的回答让民警大喜过望。
    “6号没停电?”“我们自己发电。”
    未多时,稍显模糊的画面上一个白色的“幽灵”出现了,它果然在小区门口停了5秒种左右,然后又往前缓缓驶去。虽然没能看清车牌,但车头上一个“东风小霸王”货车独有的红色标记和车斗里装着的一辆三轮车却是清晰可辨。
    同一天,另一路人马也传来喜讯,案发当天有一妇女经过现场。她依稀记得车牌有两个“7”字,而且是不相连的。
  杭州车 途中撞人逃逸
    7月13日和14日两天,经过反复筛选和甄别,一辆牌号为“浙A77”的白色“东风小霸王”货车被列为重点嫌疑对象。在之后的几天里,办案民警悄悄地前往杭州,可车辆登记显示的某家具公司搬走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桐乡工商局在这个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通过工商系统,民警得到了家具公司新的地址和负责人的联系电话。
    为防止对方察觉后逃逸,桐乡交警并没有直接通知对方到案,而是设计让肇事嫌疑司机自己前来。
    7月31日,中计的肇事嫌疑司机邹国好走进桐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向民警讲述当天的事发经过:
    7月6日下午15点多,他在320国道桐乡境内经过一个路口时和一骑三轮车的老人相撞。后一路打听找到了振东医疗站,为避免嫌疑,称老人是在建筑工地摔伤的。医疗站不收,16时,慌忙中的他又一路找到了桐乡中医医院……
    在医院门口,他回头看了看似乎已清醒过来的老人,问:“要不我给你一百元钱,你自己去买点药吃吃?”老人微微睁开双眼,无力地看了一眼问话的人,嘴巴里支吾了一下。于是,邹国好又带着老人返回现场,并塞给他一张新版百元人民币。
    8月2日,悔恨交加的邹国好在桐乡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证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冯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