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8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法案大观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男士风衣后藏着一伙贪婪骗子
“美国大西洋海岸集团”鹿城行骗始末
吴智勇

  用一个并不存在的美国企业集团,和一个信誉良好的知名企业的控股公司,加上两张虚幻的空头支票,炮制出一桩630万元的合同诈骗案。温州市警方经过长达9个月的侦查,辗转5省(市)10市,克服重重困难,近日终于成功地侦破了这起假借外国贸易公司实施的合同诈骗案。
  一笔找上门来的生意
    2003年4月18日,中国(温州)国际服装特许经营交易会在温州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温州市的S制衣公司的产品吸引了不少客商。这天,乐清人郑某带着一张男士风衣的图纸要求S公司制作一件样品,并声称有一笔外贸生意。S公司很快做成了样品。自称是上海百成国际贸易公司业务员的郑某拿走了样品,过了几天后郑某说样品审检后质量符合要求。
    5月底,上海百成公司的总经理姜君和牟副经理及一位黑人外商在郑某的带领下来到温州,考察了S公司。姜君与S公司总经理在洽谈时说,合同是由外商来签的,且是一笔大生意,他是中间人拿外商的佣金,并且说合同签订后要到宁波确定面料。
    第二天,S公司副总经理蔡某等3人在上海百成总经理姜君的要求下,一同来到宁波J公司考察,在没有看到面料的情况下,与宁波J公司的总经理吴某等人见了面。
  一个不肯露面的外商
    6月8日,姜君要求S公司派人到上海签订合同。次日,蔡某等人赶到上海。百成公司位于上海浦东气派的大厦内,蔡某在百成公司的办公室与姜君等人就合同进行了洽谈,但洽谈时蔡某始终没有见到外商,只知道外商是美国大西洋海岸集团。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外商所需的男士风衣,单价46.5美元,数量为15000件,合同总价款为697500美元(合人民币630万元),货款由外商用银行信用证支付,并规定交货时间为:2003年8月10日(后因信用证延迟等原因,经双方约定交货时间也顺延至8月24日)。
    6月9日,正式合同打印好后,姜君要蔡某先签字。蔡在查看合同内容无误后便签了字,这时姜君说,“外商”代表住在上海华亭酒店,于是就将合同拿到华亭酒店给外商签字。蔡某始终没有见到外商,合同上的签名到底是谁写的他也全然不知。
    第二天,姜君要蔡某到宁波与J公司签订布料合同,经过商谈,蔡与宁波J公司的总经理吴某签下了定期生产供应的17个品种、49760米价值276万元的面料合同,约定首付40万元合同生效,6月18日前再付80万元,最后带余款提货。
  一张信以为真的支票
    由于宁波J公司是该市一著名企业的控股企业,S公司对J公司完全信任。“外商”大西洋海岸集团信用证尚未到达,蔡某即打电话给上海百成的姜君要其先垫付购买布料所需首付的40万元货款。而姜君称,信用证很快就会到,并爽快地答应自己先垫付30万元,余款10万元要S公司付。当晚,姜君打电话告诉蔡某说,让自己在宁波的一个子公司给他一张30万元的支票。果然,第二天,宁波一家电梯公司的胡某送来了一张支票。蔡某便将这张支票送到了J公司,吴某遂让出纳去银行汇入。蔡某就一直在J公司等着,过后出纳回来说,这笔钱已经汇入自己公司。蔡某就信以为真,当天,便将10万元现金汇到了宁波J公司。
    在蔡某的眼中,百成公司已经垫付了30万元钱,说明他是有“信用”的。钱到了之后,合同就生效,S公司很快就提到了J公司“生产”的布料,并立即采购辅料(里布、钮扣等),迅速开始加工生产“外商”所需的风衣。6月16日,S公司又汇给宁波J公司25万元,提取了部分布料。
  一段一唱一和的双簧
    其实,姜君早已跟J公司的吴某达成幕后交易:J公司有一批积压多年的布料要出手,姜君称自己能帮其推销出去。双方为此还谈好了价格以及回扣。姜君能得的回扣竟然高达120万元。于是姜君便纠集上海百成牟副经理、乐清人郑某等人设下圈套,与吴某及其手下等人采取一唱一和的伎俩来骗取S公司的信任。
    那天,当蔡某提出要姜君先垫付30万元时,姜君实际上根本没有钱。为了能够蒙骗蔡某,姜君就打电话给吴某商量,让吴某想办法搞一张30万元的“空头支票”,叫人送到蔡某手中,再让蔡将支票送给吴某。
    按照合同,6月18日S公司要再付80万元给J公司,可此时“外商”的信用证仍没有到,蔡某又打电话给上海百成的姜君,要其先垫付。姜君说,你付40万元,我也垫付40万元,不过信用证一到就立即要返还我垫下的钱。于是,姜君又故技重施,再次要吴某去开一张假的“空头支票”来蒙骗S公司。接着S公司相继于7月9日、14日、18日各付了部分款项。前后共付出140万元钱。
    而与此同时,每当一笔钱汇到J公司,姜君就会提走相应的回扣,先后几次共拿走了52万元。
  一张掩人耳目的“信用”
    拿到了钱后,姜君为了掩盖自己行骗的尾巴,他就得办一个信用证。7月16日,姜君告诉S公司商业信用证已经办妥。
    7月17日,S公司终于盼来了一份全为英文的“信用证”,经翻译,其开证行为香港中行,通知行是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市分行,受益人为S公司。S公司以为“万事俱备”,便加班加点按合同要求制作风衣。
    就在这时,S公司在信用证的有关条款中了发现一些疑点,其中明确规定:兑现该证需要开证人或其授权人在货物检验书上亲笔签字,并同该证开证人在开证银行香港中行的预留字迹一致。当S公司与姜君谈到信用证的这一规定时,姜君称:“我是受到外商全权委托的,不信我将授权书传真给你。”第二天,一张全是英文的“大西洋海岸集团”的授权书传真到了S公司。经翻译其内容是:就我司订购货品,关于货品质量的要求我方已告知上海百成国际贸易公司,并委托该公司检验货品及出具检验证书。就这样姜君再一次蒙骗了S公司。
    8月初,姜君以自己曾经用“转账支票”垫付30万元和40万元为由,且信用证已到,即要求S公司予以返还,于是姜君又从S公司处骗得了40万元,另外30万元待交货后归还。
  一次莫名其妙的验货
    8月中旬,S公司按时将所有风衣生产完成,遂邀请姜君和外商汤姆·吴来温验货。经再三催请姜君和汤姆。汤姆·吴终于来到S公司查看货物。他们非常仔细地挑毛病,发现了包装上有点小问题,几件风衣的颜色与包装好的清单不相符。S公司当即表示立即核对调整,但汤姆·吴就以此为由,拒绝验货,并于第二天离开温州,从此下落不明。姜君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故意不予验货,最后使信用证过期而不能兑现。
    这下S公司可真是急死了,无数次地与姜君联系,希望他出面验货,而姜君或是不见、电话不接,或是借故推诿。S公司真是有苦无处诉,购置布料、里衬、钮扣等材料,再加上工人的工资,先后共投下358万元,现在是外贸生意做不成,甚至连投下的成本都得大亏了,真是走投无路。
  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
    2003年11月4日,宁波J公司给S公司发来信函,要求其付清尚欠的最后一笔货款,计71万元,不然将诉诸法律。而此时,S公司发现了“外商”和美国大西洋海岸集团均系子虚乌有,宁波公司的“面料”是多年前的积压品,以及利用假支票传真给S公司,欺骗其百成公司已经垫付70万元等事实和情况后,确认这起外贸合同实际上是一起多方勾结精心策划的诈骗案。同月25日,S公司便向温州市公安局报了案。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经侦支队民警次日就着手对案件展开初步调查、外围取证。民警分别前往上海、宁波,与涉案人员进行了多次较量,在掌握了大量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后,于今年4月23日正式立案侦查。
    不料,2004年4月21日,宁波J公司以被告S公司未按合同履行,尚有71余万元货款未付为由,向宁波鄞州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S公司支付所欠货款。同年5月14日,宁波J公司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法院依法下达了民事裁定书,冻结了S公司银行存款72万元。这真是连环之计步步紧逼(直到7月20日,法院才再次出具民事裁定书,解除了对被告S公司银行存款72万元的冻结)。
  一个并不存在的外企
    公安部门经向我国商务部有关机构查询,在美国根本不存在“美国大西洋海岸集团”这个企业。同时发现上海百成公司总经理姜君与宁波J公司总经理吴某等人有互相串通推销积压货品的嫌疑。再经深入侦查,发现了他们以两张“空头支票”用以欺骗S公司的事实。
    据温州市纺织品商会及有关人员确认,宁波J公司生产并以合同形式销售给S公司的17种面料,几年前曾在温州销售过,且生产每一款面料的周期为50天至70天,根本不可能在合同规定的1个月内将5万余米的面料生产完毕。同时宁波J公司相关人员也证实了这批面料系积压滞销品。经温州市物品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该批面料在2003年6月份时的市场价值为53万余元。
    对于用于支付货款的信用证,经查,该信用证并没有开证人或其授权人的签字留底。它是无法兑现的。
  一次兵分两路的抓捕
    为了不让犯罪嫌疑人逃跑,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制订了周密的抓捕计划,兵分两路,在上海和宁波同时进行。
    6月22日,警方在上海将犯罪嫌疑人姜君抓获。次日,警方在宁波将有关涉案人员抓获。经内审外查,获取了大量确凿的证据后,姜君在9月初被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吴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