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3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法治视野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我省法学教授评点刚结束的司法考试
回应社会热点 关注立法动态
本报记者 仇健

  近两年来,我国法制建设日新月异,几乎每两个月就会出台或修改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而在此次司法考试中,这些变化却体现的非常有限。
    浙江大学行政法学教授章剑生在分析试题后,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司法考试中涉及到行政法部分的题目并不多,这与行政法作为一部重要的部门法相比有点不相称。不过,今年的行政法试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紧扣目前行政机关执法热点,如土地闲置的处理、基本农田保护、环境质量标准、拖欠民工工资、民工对偷窃和毁坏设备的责任承担问题等。去年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李慧娟在审理一件种子纠纷案件中,认为河南省人大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存有冲突,而直接判决否定了这项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由此在法律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地方性法规与法律、行政法规冲突时如何解决成为目前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热点。今年的司法考试题中即出现了这个问题,即“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这个问题虽然在行政诉讼中经常发生,但各地的法院做法不尽一致,作为一道试题应当说是很有意义的。
    浙江大学刑法学副教授周振晓在分析了刑法试题和答案后,告诉记者,今年的刑法试题难度较大,考试的范围很广,涉及的内容也很多。多数试题考的都是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界限。至于更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社会热点,周教授说,在司法考试中体现得并不明显。在这个问题上,记者在民法学教授肖燕那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虽然,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并没有出现在司法考试的试题中,但是从试题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一年来一些社会热点的影子。
    今年法律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在律师业开展教育整顿。司法考试的试题中也出现了多道关于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试题。今年3月,最高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发文,要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司法考试试卷一的第78题,考的就是“哪些情形违反了有关规范法官于律师相互关系的规定”。同时,法官的职业道德标准、法官的内部独立等都成为此次司法考试的考点。
    对背景音乐实施收费是我国保护著作权和国际接轨的一项重大举措。酒店、宾馆、商店播放背景音乐是否应支付费用,曾引起广泛的讨论,现在这场讨论被搬到司法考试的考场。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使用其音乐作为电视剧的背景音乐,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谁的权利,考生们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去年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里有一个画面,引起了所有手机用户的警觉。片中,李燕和沈雪在营业厅凭自己的身份证就把费默和严守一的话费详单打印出来,这一场景让几乎所有的男人对手机都失去了安全感,同时也暴露出一个法律问题,移动公司能不能随意公布用户的通讯资料?通讯资料是不是属于个人隐私?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今年的试卷中,只不过要求打印电话详单的人变成了办理民事案件的某法院。
    此外,阜阳的毒奶粉事件、已纳入立法计划的公务员法也都出现在考题中。可见,考生平时在关心新闻时事的时候如果能多用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说不定就能给自己的司法考试多添一些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