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6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黑乎乎的手把过期原料做成糕点
本报实习生 金琳

  椒盐瓜仁脆片、绿豆糕、凉糕……这些都是杭州人爱吃的特产,在杭州各大超市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散装食品的踪影,但是在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支队会同市区各质监分局8月4日开始的“蓝剑行动”中发现,这些食品的质量堪忧。8月5日,记者随同杭州市下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的检查人员一起到了整治活动现场查访。
  盛食品的盆子里虫子在爬
    通过一条堆满杂物的小路,我们到了位于杭州东新路582号的杭州海伦食品有限公司,小小的四间屋便是公司的原料库、加工区、包装区和发货区。
    原料库是一个不到30平方的小屋,两架沾满灰尘的电风扇无力地扇着,面粉、油、果料等原料混合堆放着,几个用来盛食品的盆子里有虫子在蠕动,加工好的食品没有任何遮盖,时不时有苍蝇来“品尝”。两位没有采取任何卫生措施的工作人员就是食品的加工人员,刚摸过黑黑的满是油腻的烤炉的手又忙着做月饼。加工区是通过敞开的大门通风的,而对面只有4米之隔就是一家印刷厂,该厂的扬尘就毫无遮拦地进入了加工区。两位同样没有采取任何卫生措施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包装食品,所谓的真空包装就是用没戴手套的手把塑料纸包好。所有有待运出的食品都堆放在一个过道上,一位工作人员忙着给食品上标签和生产日期。
  3年前的原料还在用
    经检查发现,许多原料都没有生产日期,包装食品的袋子都不是标准的包装袋,一些本应是块状的金桔条因时间太久而变成了粉状。当被问及何时进的货时,工作人员均告不知。在该公司原料仓库,执法人员发现原料红枣果占的生产日期为2001年1月1日,而其保质期为1年。检查人员当场查封了3箱做月饼的白糖红绿瓜和一些不知何时加工好的食品。
    当检查人员要求公司负责人出示相关证件时,却被告知老板不在,后来来了一位自称是负责人的工作人员,他说厂里有卫生许可证,但是对于原料、加工等问题不清楚。
    根据卫生部门的规定,食品加工厂必须有严格的进货渠道,原料库、加工区必须有恒温设备,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他们这里肯定没有卫生许可证的!”下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秦局长说道,由于老板不在,检查人员没有看到那人说的卫生许可证。
  多家超市从这里进货
    “我们的食品都销往各大超市,有时还供不应求!”负责装货的工作人员颇有些骄傲地告诉我们。正当检查人员在检查时,一家超市的运货车到了,检查人员当场制止了食品的外流。据了解,杭州的许多超市都从这里进货。
    生产过程中质量不把关,存放不符合规定,又加上高温季节食品及原料极易变质,消费者很容易吃到一些用变质、霉变的原料做的食品。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涉嫌质量问题的厂家进行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