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30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八个兵与岛民的新闻故事
本报记者 王志浩 文/摄 通讯员 刘来红 王天荣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
  歌里唱的是舟山东极岛,人称“东之极”,位于舟山群岛最东面,远离大陆,距公海仅12海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建军节前夕,记者前往东极岛采访。从沈家门港乘上交通船开始,记者饱受了头重脚轻、头晕目眩的海上颠簸之苦,好不容易东极岛遥遥在望了,但依然风高浪陡。早听说过当地有“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的民谚,这下算是见识了。两个半小时后,交通船终于靠上了东极岛码头。“那就是东极边防派出所郑立安所长!”陪同我们的省边防总队宣传干部小刘指着一位肩扛上尉警衔、正忙着搀扶旅客下船的黑黝黝的军官说。
  官兵都会说当地土话
    约20分钟后,郑所长过来给我们带路。
    去派出所的路上,不时有渔民用当地土话和郑所长打招呼,郑所长也用土话对答着,这样的对话方式让人感觉很亲切。“听不出吧,所长是江苏人呐!”一旁的班长王亚东说,“我们全会说当地话,不然开展业务就难啦!”记者后来得知,派出所的8个官兵分别来自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班长王亚东是安徽人,不但说得一口正宗东极土话,还叫得出全岛15岁以上、40岁以下居民的姓名。官兵们与岛上渔民的融洽关系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个印象在随后进一步加深:记者吃到的石斑鱼,是邻居周阿姨看到所里来客人后特意送来的。
    上岛没多久,记者便感觉身上粘乎乎的。郑所长解释道,海岛空气盐份多,湿气重,容易患风湿和皮肤病,岛上全年有1/3的时间是阴雨天,常年有雾的日子占40%,人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每当遇到难得的好天,把被子、大衣等物品拿出来晒一晒,是官兵们要做的重要“工作”。果然,楼下院子里的几名战士正在用力拍打着被褥,上面居然有细小的盐粒。
  “自来水公司”和“蔬菜基地”
    在所里,记者发现不时有老百姓提着水桶进出。于是,副班长张铁柱带记者去看所内的一口水井,这口淡水井据说是岛上水质最好的。海岛上淡水紧张,派出所附近老百姓做饭、洗菜、洗衣服用的水,全取自战士们打的这口井,于是,这口水井被老百姓称为东极岛的“自来水公司”。
    东极岛有句俗语:水比油贵,蔬菜比海鲜贵。在派出所后院,有一块2分左右的地,别小看这块“巴掌地”,可来之不易了。东极岛土地贫瘠,礁岩裸露,土质盐份重,极不适合蔬菜生长,以前岛上居民的蔬菜,全靠交通船从沈家门运来。于是官兵下定决心要让警营长出“绿色”:没有合适的土壤,从外面运来;没有海岛种菜的经验,到书店去找;台风一次又一次摧毁初绽的绿色,战士们一次又一次重建……在一茬茬边防官兵的努力下,菜园终于初显“规模”,南瓜、西红柿、茄子……陆地能种的蔬菜都在这里“安家落户”。当地的村妇们羡慕得不得了:“我们种不出来的菜,想不到被这兵娃子给种出来了。”每当台风封航、蔬菜紧缺时,这块“巴掌地”自然成了驻地渔民的“蔬菜基地”。
  8个人和28个岛屿
    东极岛不大,外来人口只有241人,但却分布在东极所属的青浜、东福山等多个小岛。岛上没有照相馆,办暂住证的照片需坐两个多小时船到沈家门拍摄,来回路费两三百元不说,往返还浪费时间,非常不便。为方便群众,所里购置了数码相机,上门为外来人员拍证件照,几小时功夫就能将暂住证办妥;小岛居民要办理户籍证明、迁移证明等手续,也只要放在小岛码头的小商店“代办点”,往来渔船都会将有关证件带到边防所,办好后送回“代办点”。
    让来自大城市的记者惊讶的是,东极的居民经常是夜不闭户的。到东极当夜,记者一行随意走访了五户渔家,居然有两家的房门没锁。郑所长说:“我们在东极全面推行以边防所、镇综治办、村委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为主的‘四级联防’治安巡逻体系,岛上哪有‘情况’,我们都心中有数。”难怪拥有28个岛屿、常住人口达6687人的东极岛,今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较大的治安案件。
    东极素有“海上布达拉宫”的美誉,近年来,旅游经济逐渐发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这个曾被公安部授予“东海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的边防派出所又多了一份责任:服务旅游经济,保证旅客安全。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所里每天派出3名官兵在码头执勤,“上船拉一把,下船扶一把”。“东极号”船主谢幸东说:“边防官兵来码头执勤后,往来东极的旅客都感觉很安全。”
  官兵救了渔民阿哥
    一位中年渔民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年4月16日夜里,风急浪高,他的船突遭海损事故,渔船就像是巨浪中的一片叶子,冰冷的海水早就灌满了船舱,3人在海水中挣扎,危在旦夕。情急之中,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向边防派出所求救。接警后,派出所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了5艘渔船前往出事海域搜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海上艰难搜救,3名落水渔民被成功解救上岸。“那天,我真以为我的寿数到了!看到他们的红肩章,我晓得,我得救了。我的命大啊!”
    一代代英姿勃发的边防官兵走进东极,他们又将无怨无悔地从这儿走出,云雾消蚀了他们的青春,大海阻断了他们的亲情,然而,边防战士对东极岛倾注了满腔的爱。